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戴森突然宣布放棄電動車:砸220億也搞不動!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10-12 12:19:05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事實證明,跨界造電動車太難了!
近日,連英國首富、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都突然宣布放棄造電動車。原因很直接,就是他們要造的電動車不賺錢或不具商業價值。
此前,戴森曾計劃為電動車事業投入220億人民幣巨資。


戴森背后的英國首富,光個人財富都超過1200億人民幣,還是全球技術領域的領導者,他放棄了造車,讓全球的電動車造車新勢力“涼了半截”。
在幾千公里之外的中國,造車新勢力正經歷史上最大的寒冬:打頭的蔚來汽車在4年巨虧400億元 扣除股權激勵,實際巨虧220多億 ,拜騰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其他一大批電動車造車新勢力也出現嚴重的問題。
近期,一些新能源汽車的展覽甚至因行業等原因延遲舉辦了!
英國首富放棄造電動車
因為不賺錢
英國時間10月10日,戴森宣布,已經決定放棄造電動車。
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表示,戴森工程團隊已經做出了非常好的原型車,產品非常符合戴森的理念,但可惜在商業上并不可行。
由于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買家,戴森決定把電動車項目砍掉,關閉英國和新加坡的研發機構,把研發資源投入到固態電池、感應技術、視覺系統、機器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這些已經比較熟悉的領域。


對于此次項目的放棄,戴森在郵件中說道:“我們的電池研究一定會給戴森帶來深遠的好處,創新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功的道路絕不是線性的。這不會是戴森第一個改變方向的項目,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雖然放棄項目,但戴森還是很重視項目的工程師,其在公開信里表示,希望能在公司為一些員工找到一些新工作方向,當然,如果有人不希望留在公司,公司也會公平地給予他們應該得到的尊重。
現在,雖然戴森中國官網仍舊有電動汽車鏈接入口,但具體頁面已經不存在了。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認可:這是及時止損。甚至表示,賈躍亭當年要是放棄了,樂視就不會是現在這樣了!


而國內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董事長表示,這條路走得很艱難,非常佩服詹姆斯·戴森先生的決定!


全球技術及設計巨頭戴森不差錢
卻也玩不轉電動車
眾所周知,吹風機、卷發棒、吸塵器等產品賣得超好的戴森,一點都不差錢。
戴森2018年利潤達到11億英鎊 約合人民幣100億元 ,營業額高達44億英鎊 約合人民幣400億元 。而創始人詹姆斯戴森的個人資產已達138億美元 約為1223億人民幣 ,是英國首富。
戴森公司一直都以技術控著稱,對技術創新十分執著,對工程師也是相當重視。戴森公司每一款產品都在復述著同樣一句話:“There's no point in doing one that looks like everybody else's.”資料顯示,2019年時戴森公司擁有將近16000名員工,其中工程師有6000多人,幾乎占總人數一半。
財大氣粗、還是技術控的戴森,此前是真槍實彈地投入造車。
早在2015年,就有傳言稱戴森公司計劃造電動車,2017年戴森公司官方證實了傳言并宣稱其電動車將在2020年面世。
彼時,戴森就對外宣傳自己會給電動車配備一個 523 人團隊,并且還招攬了阿斯頓馬丁前首席設計師Ian Minards和寶馬前高管Ian Roberson作為戴森電動車項目的主管,以及雇傭大批在特斯拉和捷豹路虎的工程師,加上戴森原本的工程師團隊。今年 4 月,英菲尼迪前全球總裁羅蘭·克魯格也被挖到了戴森,成為汽車項目的負責人。
除了花了不少力氣招人,這兩年戴森為電動車也花了不少錢。2017 年對外宣布會有 25 億英鎊 約合人民幣220億 的投入,在自己總部旁邊做了研發中心和測試場。如今有消息說這筆預算已經花了一大半,即超人民幣100億元。而這錢,除了 2016 年時候從英國政府拿的 1600 萬英鎊電池研究資金,戴森做電動車的投入,大部分花的是自家的真金白銀
今年年中,戴森對外放出了幾張電動車相關的專利圖紙,透露了自己的造車理念。其中,在電動車最核心的電池和電機技術,戴森表示會采用固態電池來配合戴森電機。


中國造車新勢力慌不慌
戴森宣布在電動車行業的退出,無疑國內的電動造車新勢力又潑了一碰冷水:連不差錢、技術控的戴森,都覺得電動車不夠掙錢,那中國的造車新勢力真的能堅持把車造出來嗎?
近日有一張截圖在網絡流傳,截圖稱“原定于 2019年 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新國際舉辦的上海新能源汽車自動化技術展,因行業不好致使部分車企計劃有變,為了保證展會效果將會延期至2020年8月7日至9日繼續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有網友稱,延期的原因是原來預計的60多家參展企業中有相當一批已倒閉,還有部分企業因展費問題也不再打算參加。


雖然展會主辦方澄清,上述展會日期確實更改為2020年8月7-9日,但延期原因不是網傳的參展車企倒閉,而是因為展會規模要擴大。但造車新勢力的現狀仍引起大家的關注。
在今年3月份,本土創投大咖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對蔚來在內的造車新勢力進行了“唱空”。
張維表示,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蔚來汽車交出來的答卷只能用“不及格”來評價,而“中國造車新勢力”遠不只是已上市的蔚來汽車以及處于頭部梯隊的威馬汽車、小鵬汽車等等,中國這一批新興的造車企業數量早就超過100家以上,而他們中的大部分,將會度過一個關乎生死存亡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和智慧駕駛無疑是汽車領域無可爭議的方向,然而在中國并沒有任何一家新能源造車企業值得投資。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稱,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融資窗口只剩不到一年,一年后大批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90%的投資人將血本無歸。
其中,曾經中國造車新勢力第一股的蔚來汽車更是多次因負面上熱搜,巨虧、自燃、裁員等,4年燒錢220億元后,問題越曝越多,股價更是不斷創新低。市場多次發出疑問:蔚來還有未來嗎?
8月22日,蔚來創始人李斌發表內部信,承認因為行業和公司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為進一步控制支出,提升運營效率,確認蔚來將在9月再裁員1200人。
9月底,蔚來汽車發布二季報,又是巨虧33億元超預期,環比擴大25.2%,同比擴大了83.1%。虧損超出市場預期、蔚來還取消了原定的財報電話會。蔚來股價當天即暴跌超20%,收于2.17美元。
從3月的股價階段高點,到10月,短短7個月時間,市值暴跌近100億美元 約700億人民幣 ,股價從10.64元跌到最新的1.53元。
據報道,三年半的時間,蔚來累計虧損將達到57億美元 約400億人民幣 ,遠超特斯拉15年累計50億美元的虧損金額。
雖然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稱,如果不按照美國會計準則計算,實際虧損只有220億人民幣。但這也說明蔚來汽車“燒錢”的狀態一直在持續,并未盈利。


除了蔚來汽車之外,今年以來,其他大批造車新勢力也遇到很大的困難,可以用危機四伏來形容!
小鵬汽車遭維權等事件,威馬汽車被索賠21億、拜騰汽車爆出付款逾期等負面頻出,戴森的突然退出,又從心理上給了國內造車新勢力很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