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醫藥創新探索:如何從中國首創到全球首創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9-30 23:27:34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決策主力記者: 滑昂 張瀟尹 決策主力編輯:張海妮


國內創新藥企業高管討論行業熱點 國產PD-1在近段時間著實火了一把,人們不禁期待著下一個有實力與跨國藥企產品掰手腕的國產創新藥將于何時到來。事實上,創新藥研發之難已為醫藥領域從業人員所熟知,“雙十定律” 注:十億美金及十年時間 下,既需要扎實的基礎研究,還往往需要長期“燒錢”。
但這無法阻擋科研人員對創新藥的熱情和探索的腳步?!?67股票知識網》記者注意到,在第四屆中國醫藥(600056)創新與投資大會上,“國產創新藥”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國內創新藥在研管線高度集中在EGFR、VEGF、HER2和PD-1為主的腫瘤靶點藥物”,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毛化提出,國產創新藥要真正做到從“中國首創”到“全球首創”,還要關注到更多的新靶點。此外,從新藥商業化的角度看,在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同時,也需要外部支付手段的加持。
期待新藥開發“全球首創”
中國創新藥市場從未有過當下這般熱度——在早已告別缺醫少藥的時代,一批創新藥企業正接連從自己的產品管線中拿出中國制造的創新藥物。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CDE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 共批準一類創新藥28個,五年間增長了125%。這一數據也被解讀為中國已經跨入全球創新藥第二梯隊。
創新藥物上市后,也得到了市場一定的驗證。以明星抗癌藥PD-1為例,去年12月君實生物 01877,HK;833330,OC 、信達生物 01801,HK 國產PD-1連續獲批,并在今年上半年銷售額雙雙突破3億元。但我們也清楚地看到,這一時間節點比全球首個PD-1產品獲批上市的時間落后了五年。
大家都在期待中國何時能有真正屬于自己的創新藥,甚至是從跟隨者進階到“全球首創”?“我們能否做一個中國人自己發現的靶點,在這一個靶點的基礎上去做創新?”有投資人對國內藥企提出了新的期待。
但《767股票知識網》記者采訪到的情況是,現階段國內創新藥的研發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高端重復”的情況。“國內創新藥在研管線高度集中在EGFR、VEGF、HER2和PD-1為主的腫瘤靶點藥物”,毛化分析道。高特佳投資集團主管合伙人胡雪峰也認為,上述這些靶點已經有很多藥物上市了,未來中國的同類藥物面臨難度。
而在小分子創新藥領域,胡雪峰分析稱國內藥企目前以Me-too/better為主,近年來Fast follow的趨勢也愈加明顯,Me-too類項目是在FIC結構基礎上進行改造,有較為成熟的藥物化學理論指導,其改造和篩選后的新藥的效果具有較強的可預測性。“這一方面使得Me-too容易扎堆,另一方面也很考驗研發人員的藥物設計邏輯?!焙┓逄岬健?br/> 與此同時,中國藥企的創新成色還有待提升。今年8月,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發布了一份《亞太地區創新制藥報告》 以下簡稱《報告》 ,共有42家來自中國的藥企進入《報告》中的“亞太地區最具創新力制藥企業”排行榜。
但在評價標準為“有10種或更多新藥上市”的“大型企業”中,僅復星醫藥(600196) ;02196,HK 一家上榜。
“即便像‘研發一哥’恒瑞醫藥(600276) ,因為它只有6個 新 藥,嚴格意義上也只是一家仿制藥企業。”科睿唯安大中華區生命科學與制藥事業部總經理胡大龍表示。
新藥研發可汲取國際成熟經驗
而如何探尋新靶點,基礎研究的作用不言而喻。華領醫藥 02552,HK 首席執行官陳力介紹稱,“對于疾病的競爭是進展性的, 基礎 科學進展到一定的階段進行臨床研究,再反饋到基礎科學研究”。
美國癌癥研究基金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巴素娟認為,全球創新藥研發中心美國的經驗值得借鑒。“美國的基礎研究很活躍,質量也蠻高,還有很活躍的轉化醫學研究、臨床研究。所以 他們 很清楚整個一連串的新藥發展科研?!卑退鼐陮Πā?67股票知識網》在內的媒體談及。
事實上,去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 ,提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還提出,要“建立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激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加大基礎研究投入。
“企業在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條件下,要主動進行基礎研究,投入一部分資金與大學聯合?!笨鐕幤筚愔Z菲集團全球研究部總裁劉勇軍分享經驗時稱,“投下的錢,可能短時間看不到希望,但是長期來看,對新藥研究來講是有利的”。
而據科睿唯安的數據,全球新藥開發成本已經由2014年的19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32億美元。國內中小藥企若想單獨完成一款新藥的開發,實屬困難?!?67股票知識網》記者還注意到,諸如禮來、葛蘭素史克等跨國藥企,也開始關?;蚩s減在中國研發部門的規模。
與此同時,部分跨國藥企轉而通過投資中國藥企,與中國各地的本土創新藥研發機構合作開發創新藥物,充分發揮本土小型研發公司高效和低成本的優勢。這也為中國創新藥企業,汲取國際成熟創新藥開發經驗提供了另一個路徑。


創新藥企商業化道路徐徐鋪開
隨著國產創新藥的逐步上市,國內創新藥企對產品商業化的探索之路也徐徐鋪開。值得注意的是,以PD-1為例,擴大適應癥成了獲得市場的關鍵。此前,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達伯舒”、恒瑞醫藥(600276)的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先后上市,在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領域中展開正面競爭。
在復宏漢霖CEO劉世高看來,PD-1的優勢是對20多種癌種都有效,但缺點是其對大部分有效癌種的ORR 客觀緩解率 都很低,差不多在20%左右,因此必須要再加上小分子藥或者大分子藥等其他療法聯用,才能把它的ORR提高到60%左右。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未來要在PD-1領域獲得競爭優勢是聯合治療。
此外,談及商業化,除了企業自身的產品管線以外,不得不提的還有國內市場的支付能力問題。對此,元明資本創始合伙人田源強調稱,要解決支付問題有兩點很重要:“一方面是國家醫保,另一方面是商業保險”。
而在信達生物首席財務官奚浩看來,醫保與定價需要注意“平衡”與“合理”,“我們都在積極爭取進醫保,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考慮應該以怎樣的價格合理地進入醫保,既能惠及更多患者,又能讓公司的投入得到合理的回報,我相信政府也支持這一點,生物醫藥跟化藥不一樣,中國做化藥的企業有幾千家,很多屬于高毛利、低投入,現在化藥在經歷合理的篩選。但中國的生物醫藥剛起步,這不是毛利的問題,而是高投入的問題,所以這一塊政府也在考慮如何在合理的回報與普及之間進行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創新藥企在本土市場上賽跑的同時,也將眼光瞄準了國際市場。9月12日,復宏漢霖宣布與印度尼西亞制藥公司PT Kalbe Farma,Tbk.旗下控股子公司PT Kalbe Genexine Biologics 以下簡稱KG Bio 達成合作共識,授予KG Bio就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產品HLX10 重組抗PD-1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 的首個單藥療法及兩項聯合療法在東南亞地區10個國家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交易總金額預計可達6.92億美元。
對此,劉世高日前在接受包括《767股票知識網》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知道現在國內做PD-1的藥企可能有十幾家甚至幾十家,而東南亞有6.5億人口,但做PD-1的藥企可能只有三到五家,市場競爭的格局完全不一樣”。
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