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非遺傳承人復活宮廷絕學耗時5000小時打造鳳冠亮相成都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9-26 18:55:5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決策主力記者:謝陶 決策主力編輯:劉艷美


非遺傳承人左書僑和他制作的雙龍七鳳冠 說起花絲鑲嵌這項非遺技藝,許多人可能會感到非常陌生。在風靡一時的熱播劇《甄嬛傳》《延禧攻略》中,各位“小主”“娘娘”們的華麗頭飾,就是采用的這項非遺技藝。這些均出自非遺傳承人左書僑之手,他是渝派花絲鑲嵌第一傳承人,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能dl制作完整鳳冠的匠人。
9月27日至11月20日,匯聚15位傳承人、10位青年藝術家近百件精美作品和1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場以“巧手奪天工——傳統工藝的現代新生”為主題的展覽即將在成都博物館上演。《767股票知識網》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是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全域非遺”板塊中的非遺專題聯展,也是成都博物館與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首次聯合舉辦的原創展。
耗時5000小時 非遺傳承人帶來“宮廷絕學”
本次展覽,左書僑特別奉上耗時5000小時打造的雙龍七鳳冠,可謂“鎏金穿銀玉珠光,鳳穿牡丹滿庭芳”。其設計參考了清代《萬國來朝圖》中乾隆后妃所戴鳳冠,鎏金穿銀,華美非常。這也是此次最值得期待的展品之一。


展覽現場 左書僑告訴《767股票知識網》記者:“花絲鑲嵌,得將金銀拉成發絲一般細,編織、堆壘出各種形狀,工藝極其繁復。花絲鑲嵌難就難在它是不可逆的——一根根細如發絲的花絲焊接在器物上組成紋飾,火頭兒上稍有閃失就會前功盡棄。”
“富二代”、藝術家、古老技藝傳承人、京劇男旦……這些都是左書僑身上的“標簽”,但其實,他的內心深處一直有個“鳳冠霞帔”的夢。左書僑自小喜愛戲曲,女子身著戲袍,頭戴絨鳳冠,款款而來,仿佛游園驚夢一般,讓他心動不已。“歸根結底,我喜歡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戲曲是集中國傳統文化大成的一種表現形式,中國很多傳統文化都在京劇中得到展現,京劇是我現在設計和制作的靈感源泉。”左書僑表示。
正是因為對傳統文化的癡迷,左書僑曾拒絕紀梵希的邀請,歷經波折拜花絲鑲嵌非遺傳承人李昌義為師,又根據文物、史料推測古代女子發飾模樣,經過數年摸索,終于成功“復活”這項“宮廷絕學”。
除了“高大上”的“宮廷絕學”,這次展覽還匯聚許多來自民間充滿濃濃民俗風味的作品,包括皮影、油紙傘、竹藤編、繡織品、木板年畫、漆器等。
傳統藝術深度融合現代工藝 走向國際舞臺
近年來,傳統藝術與現代工藝呈現出深度融合趨勢。借助現代審美元素以及現代工藝,許多傳統藝術迸發出新的生機。譬如,曾摘得上海衛星展新銳設計獎的竹編提燈“如星”,就采用傳統竹編技術,以天體儀為靈感,用現代藝術語言表現出獨特的美感。此外,結合3D打印與手工技術的成都銀花絲、以鑄畫的朱府藝、充滿現代元素的剪紙等藝術作品,都反映出這一趨勢。
柴燒藝術家廖天浪告訴《767股票知識網》記者:“古老的柴燒傳統工藝與現代人追求返璞歸真的審美情趣相結合,傳統工藝又煥發出新的光彩。” 廖天浪在唐代古窯所在地明月村精心研究打磨,創作出一組以蜀器為靈感、以火痕柴燒為表現方式的作品“蜀器新柴燒”,創造出充滿現代美感的新藝術。


柴燒藝術家廖天浪 同時,注入新審美、新創意的民族風尚也不斷走向國際。
作為天府文化典型代表的成都漆器,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古蜀時期,如今不斷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迸發出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就在上周,成都漆器還登上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國際舞臺展示天府文化神韻。
而參加此次展覽的設計師何苗,是一位蜚聲歐美的服裝設計師,國際頂尖時尚秀場上的常客。她是這股傳統藝術文化國際化浪潮中的“弄潮兒”。此次展覽,她帶來曾登上倫敦時裝周,獨具傳統文化特色的“祈福”系列作品。
“祈福”的靈感來自于傳統藏族服飾文化。何苗在四川甘孜州游歷時,見到當地藏族婦女的編發,一時激起濃厚興趣。她花費一個多月時間,將代表各種寶石的織物以藏族扭結編織的方式結成漁網狀,將傳統民族服飾帶到國際時尚舞臺,引起時尚界巨大轟動。
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