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原創蒙牛迷惑行動?拋棄君樂寶收購貝拉米意欲何為?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9-24 11:57:06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作為中國乳企巨頭之一,蒙牛乳業 2319.HK 似乎一直在行業先鋒不懈奮斗。 9 月 22 日, 2019 年國際乳品聯合會在土耳其召開,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當選其董事會成員,成為這家成立百余年的國際乳業組織的首位中國董事。


光環之下,蒙牛在自家產業鏈布局上動作頻頻,面對于擁有完整產品線的伊利,蒙牛為了補齊短板,爭奪市場競爭力,最近竟開始進行了一系列“迷惑”操作。
前段時間剛剛花了40多億出售旗下子產品君寶樂,最近又一下子出手近80億豪購澳大利亞有機嬰幼兒食品和配方奶粉企業Bellamy’sOrganic 貝拉米 。表面上看起來,這似乎是一次正常的收并購案例,但令市場費解的是,蒙牛用52%超高溢價收購的貝拉米,并不是一家賺錢的企業。
賣掉賺錢的君寶樂,買了虧錢的貝拉米
9月16日,蒙牛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按每股12.65澳元,以總對價不超過14.6億澳元收購貝拉米。若此次收購達成,貝拉米將派發0.6澳元/股的特別股息。



圖片截自蒙牛乳業公告
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貝拉米的凈資產約2.323億澳元,而蒙牛此番14.6億澳元的收購價格可以說是超高溢價了。蒙牛方面則表示,貝拉米所在的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嬰兒食品市場將會為公司帶來新的盈利增長,也是蒙牛一直致力于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在此次并購消息公布后,澳洲上市的貝拉米公司股價在當日收于12.89澳元/股,上漲了54.93%,創下股價新高。然而蒙牛就不是這么好運了,同花順(300033)數據顯示,9月16日,蒙牛股價開盤后便震蕩走低,盤中一度跌約4%,截至當日收盤下跌2.27%,報30.15港元/股。
公開資料顯示,貝拉米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純粹的澳洲本土企業。作為當地知名上市乳企,長期以來,貝拉米憑借跨境購渠道,受到了不少青睞。目前,貝拉米旗下擁有涉及到從嬰兒到幼兒所需的30多種產品。
近年來,貝拉米依靠海淘,也一度成為中國市場的“網紅”品牌。據了解,中國也是貝拉米最主要的國際市場,公司70%以上的營收均來自中國。此外,貝拉米還邀請了知名歌手孫燕姿為其代言人。
然而,貝拉米的業績表并不像表面那樣“光鮮”。


近五年來,貝拉米的營業收入與利潤并不理想,2015年實現營收1.26億澳元,到2018年好不容增長到3.28億澳元,但到2019年的營收又開始下滑至2.66億澳元。在2018年才實現扭虧的貝拉米,凈利潤也處在長期下滑的境地。
據2018—2019年貝拉米的業績報表顯示,截止2019年6月30日,公司實現營收2.66億澳元 折合人民幣12.94億元 ,經審核稅后純利為2170萬澳元,相比于2018年同期的4280萬澳元盈利,同比下降高達50%。
相對于被蒙牛拋棄的君樂寶,則是蒙牛實實在在的“寶”。成立于1995年的君樂寶,如今已經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酸牛奶生產基地,早在2017年,君樂寶就挺進了中國乳業百億俱樂部陣營,進入乳業前四強榜單。
據蒙牛財報顯示,2016年,君樂寶實現80億營收,在2017年更是跨過百億大關,其2017年應占稅前及除稅后凈利潤及非經常項目分別達到2.25874億元、1.92819億元;到了2018年,君樂寶繼續為蒙牛貢獻了百億元營收和3億多元的凈利潤。
然而,在今年7月1日,蒙牛卻以40多億的價格賣掉了君樂寶51%股權。


為什么蒙牛會選擇業績下滑的貝拉米而“拋棄”為其賺取大量營收的君樂寶呢?這一“迷惑”操作令市場費解。
鋌而走險,蒙牛到底看上了貝拉米什么?
蒙牛在此次收購貝拉米的公告中表示,貝拉米公司是一家“擁有一系列全面的優質和超優質有機嬰兒配方奶粉和嬰兒食品產品,比蒙牛集團現有的業務板塊錄得更高的利潤率”。
據估算,此次收購或將為蒙牛乳業帶來57.93億元商譽,但如果貝拉米業績不及預期,便會使蒙牛陷入巨額商譽爆雷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貝拉米除了沒有亮眼的業績,至今在中國未獲得配方注冊資格。


資料顯示,貝拉米此前一直依靠澳洲的百嘉工廠代工,屬于代工產品,而這家工廠在2017年2月被美贊臣收購了。據中國嬰幼兒奶粉配方注冊制要求,沒有工廠,企業就無法獲得配方注冊。為了保住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資格,同年6月,貝拉米又收購了獲得中國認監委注冊的位于澳洲墨爾本的CamperdownPower Pty Ltd 。
不幸的是,在被貝拉米收購不久后,這家澳洲工廠被暫停了在華注冊資格,直到2017年8月9日才獲得中國認監委的恢復注冊。事實上,及時獲得中國認監委的注冊也僅僅意味著貝拉米在中國擁有獲得3個系列9個奶粉配方注冊并銷售的機會,貝拉米要想實現在中國的配方注冊資格仍然未知。
而正式受配方注冊影響,2018年貝拉米在中國線下渠道的銷售額占據企業整個財年的銷售額占比不足6%。貝拉米方面也曾表示,導致公司利潤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至今未獲得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頒發配方注冊證。
除此之外,貝拉米還身陷質量風波。


早在2017年,貝拉米收購的CamperdownPower PtyLtd工廠所生產的麗維嬰幼兒奶粉、較大嬰兒奶粉、幼兒奶粉等總量達到17.2638噸的產品,就因標簽不合格被退貨或銷毀處理。
在2018年5月24日香港食品安全中心發布的食品檢測結果報告中,有4款產品因質量問題被下架,其中,貝拉米的一款嬰幼兒輔食產品就因脂肪含量不符合要求被列入其中。
那么,問題重重的貝拉米能夠給蒙牛帶來什么呢?對于蒙牛收購貝拉米,無數投資者費解的同時,也有大量資本市場人士認為蒙牛或許是在失去君樂寶之后,急需一個新的品牌來填補公司的業績空白。而在2016年,蒙牛就收購了澳洲食品企業Burra食品工廠,可以為貝拉米代工。
另一方面,相對于伊利來說,奶粉業務一直是蒙牛的短板。這些年,蒙牛為了補齊短板,進行了一系列并購操作,但是要追趕上如今的伊利并不是那么容易。
陷微商糾紛,補齊短板沒那么容易
眾所周知,蒙牛跟伊利已經是“老對手”了,而兩者的差距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奶粉業務。


財報顯示,2018年蒙牛奶粉業務實現收入60.17億元,伊利奶粉業務實現收入80.45億元,兩者差了20億元。而在2018年蒙牛實現營業收入689.77億元,同比增長14.66%;但伊利在2018年營業收入為789.76億元,超蒙牛100億元。
此外,蒙牛的30.43億元凈利潤,也僅僅為伊利64.52億元凈利潤的一半。
不過,蒙牛也深知自身的奶粉業務短板,早在2013年就以124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雅士利,同時還將多美滋、歐氏蒙牛等品牌打包至雅士利旗下。但雅士利的業績卻并不如意,業績處于連年下滑的趨勢,在2018年才實現扭虧。值得關注的是,據蒙牛在今年8月底的公告顯示,此前雅士利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雅士利 香港 擬向達能子公司出售新西蘭乳業49%股份之協議最近也已經終止。


圖片截自蒙牛乳業公告
而蒙牛近年來專注的社交零售之路也不是那么一帆風順,在今年3月,蒙牛還陷入微商糾紛之中,被質疑涉嫌傳銷。據今年3月21日新京報披露的報道了解,“蒙牛慢燃纖維奶昔”前微商獨家經銷商——北京優選千通技術有限公司因涉嫌網絡傳銷,被司法凍結1億元賬戶資金。次日 22日 ,湖北省京山縣工商局表示,北京優選千通公司被處以4300萬元罰款。此外,該公司大量慢燃代理已無法退回貨款或者以貨品替代。


至今為止,蒙牛方面為對于上述事項作出具體回應。
在2017年,蒙牛豪氣提出了“雙千億”目標 在2020年企業銷售額和市值達到千億元 。而從2018年689億元營收的財務數據來看,還差了300多億。
在2019年的半年度財報中,蒙牛實現營收398.57億元,同比增長15.6%;凈利潤20.77億元,同比增長33%。不過,如今“拋棄”君樂寶后購入貝拉米的蒙牛,無論是實現“雙千億”目標還是補齊奶粉業務的短板,追上伊利,都不是什么易事。


溫馨提示: 本文引用數據,均為官方數據,或為公開報道,未使用任何內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