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浙江龍港鎮改市獲批,未來還有哪些特大鎮有望復制?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9-03 09:50:06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圖片來呀:攝圖網 圖文無關
持續推進多年的特大鎮改市終于開花結果。
8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發文:經國務院批準,國家民政部復函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蒼南縣龍港鎮,設立縣級龍港市,以原龍港鎮的行政區域為龍港市的行政區域,市政府駐地為鎮前路195號。龍港市由浙江省直轄,溫州市代管。
龍港的樣本意義
溫州市市長姚高員在會上表示,溫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龍港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的試驗田。作為“中國第一座農民城”,龍港自1984年建鎮以來,歷經了從小漁村到農民城、從農民城到小城市培育、從小城市培育到撤鎮設市三次改革的歷史性跨越。35年來,龍港面積從5.2平方公里擴大至183.99平方公里,人口從5000多激增至38.2萬,下轄73個行政村30個社區。2018年龍港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99.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86萬元,城鎮化率達63.2%。
特大鎮升格縣級市后,是不是會大幅增加行政和管理成本,這是外界關注的一個問題。
浙江省民政廳廳長王劍侯說,龍港撤鎮設市,不僅僅是行政區劃的調整,也是行政管理體制的一次改革和探索。龍港撤鎮設市改革的亮點和特色可以概括為“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
其中,大幅度精簡機構,考慮設置15個黨政部門,其中黨委部門6個、政府部門9個,比省內同類縣 市 機構數量精簡約60%。在這些“大部門”中,專門創設基層治理委員會,負責片區管理機構基層治理平臺人員的編制歸屬及派駐,統籌協調村居 社區 、基層治理平臺的基層治理事務,有力增強對基層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力,有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同時,管理“扁平化”指的是龍港市不再設置鄉鎮、街道,而是將按照“市管村居、分片服務”管理體制,合理劃分9個片區,各片區設立非dl法人、無固定編制的“一委一中心”成為基層治理平臺。“一委”即片區黨工委,開展區域化黨建工作,實施對所在片區干部的管理考核,強化黨領導一切的掌控力;“一中心”即基層治理中心,設置基層黨建、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事務、其他事項等“4+X”工作模塊,實行經濟建設職能上移,社會管理職能下沉。
姚高員說,龍港在經濟社會發展、行政體制改革、城市治理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就,龍港是溫州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是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樣本。
鎮改市新突破
龍港也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來,首個實現改市的特大鎮。
2016年2月,《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培育發展一批中小城市,將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置為市”。
今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提到,穩步增設一批中小城市,落實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設市。
增設一批中小城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撤縣設市。在大規模“縣改市”暫停20年后,2017年縣改市重新“開閘”。到目前為止已有24個縣撤縣設市獲批。
另外一種途徑是特大鎮改市。此間的一大背景是,在江蘇、浙江、廣東的一些特大鎮,如龍港、虎門、盛澤、獅山等地,人口規模已經在數十萬以上的量級,工業產值也遠遠超過中西部很多縣甚至地級市的水平。
但對于這些特大鎮而言,這些年能下放的行政管理權限已基本下放。囿于鎮級行政管理體制,這些特大鎮的發展已然受到極大限制。比如,一個“超級鎮”的公務員編制不過幾十個人,卻要負擔相當于一個地級市人口的公共服務,屬于典型的“小馬拉大車”。
再比如,現在很多特大鎮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再大,規劃配置資源時還是得按照鎮的標準來設置。比如鎮區道路標準是不超過4車道,大部分道路則是2車道,因此加快特大鎮改市很有必要。
不過,相比這兩年撤縣設市密集獲批,特大鎮改市卻一直比較“安靜”,直到龍港改市,才實現新的突破。這其中的一大難點在于相比撤縣設市,特大鎮要復雜很多。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各界就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改市,到底是改成鎮級市還是縣級市,爭議不斷。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分析,改成鎮級市的話,還是個鎮級單位,無法解決特大鎮存在的諸多問題,意義不大。因此特大鎮改市的方向肯定是升格為縣級市,但升格為縣級市也同樣存在問題,特別是改市之后的聯動效應問題。
“特大鎮改市后,原來所在縣剩下的那部分怎么辦?是合并到新成立的縣級市,還是繼續作為縣單獨發展?”牛鳳瑞說,如果把縣域經濟里面最核心的部分即特大鎮劃出單獨設立縣級市,這對于劃出去的特大鎮是利大于弊,但對于被劃出的縣可能是弊大于利,這也是特大鎮改市的最大難點所在,也是特大鎮改市推進較慢的一大原因。
牛鳳瑞說,特大鎮升格為縣級市后,如果所轄的范圍沒有擴大,那么作為縣級市很可能會存在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而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這種空間不足會日益突出。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姚高員也談到了龍港市與蒼南縣的協調發展問題。姚高員說,改革的目的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雙贏,“不僅要讓龍港發展得更快更好,也要讓蒼南發展更快更好,要實現1+1gt;2”。
還有哪些特大鎮可能改市?
龍港之后,還有哪些特大鎮有望升格為縣級市?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目前人口超過30萬以上的特大鎮數量不少,其中絕大多數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比如廣東東莞的虎門鎮、長安鎮、厚街鎮、塘廈鎮,廣州的新塘鎮,佛山的獅山鎮、大瀝鎮,中山的小欖鎮,浙江湖州的織里鎮,溫州的柳市鎮、江蘇蘇州的盛澤鎮,河北廊坊的燕郊鎮等。
這其中,佛山市南海區的獅山鎮堪稱中國經濟第一強鎮。2018年獅山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8.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6%;社會工業總產值3552.7億元,增長6.3%。
東莞的虎門鎮2018年全鎮生產總值突破600億元,達635.8億元,同比增長6.4%;江蘇的盛澤鎮早在2017年GDP就已超過400億,超過很多縣域的經濟總量,位于盛澤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交易額在2017年已實現1173億元,連續五年超千億。
不過,并不是所有特大鎮都具備改市的條件,除了具備改市的基本指標外,也要考慮到特大鎮與所在縣域的聯動關系。與此同時,特大鎮在城市群、都市圈的區位也是一個關鍵因素。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當前很多中心城市都將周邊的縣、縣級市改成區,這樣有利于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目前有不少特大鎮地處大城市的中心城區附近,這些特大鎮要擴權,撤鎮改區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選擇。因為這樣一來與城市的融合度會更高,規劃協調起來會更容易,也有利于城市的發展。
相比之下,那些靠近中心城區的特大鎮如果改為縣級市,反而不利于城市的統一規劃和發展。但從我國特大鎮的區域分布來看,相當一部分特大鎮地處中心大城市附近,也就是說,未來龍港鎮改市的模式在很多地方難以復制。
彭澎說,特大鎮通常面臨著人員編制、規劃權限、資金審批等方面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幾種途徑,包括賦予特大鎮縣級管理審批權限、特大鎮改市、特大鎮改區。每一種方式都應該好好試點和總結,從而尋找到最適合特大鎮與周邊地區協調發展的路徑。
第一財經 林小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