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原創3年爆賺20000%!1000億獨角獸,開啟收割季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8-30 13:42:0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一本萬利的生意:4年暴增2296億元。
200億減持,并沒有壓垮股價?!?b>獨角獸”藥明康德(603259)繼續飆升,8月27日總市值一度沖擊1400億元。
但這一切,卻無法掩飾這只“獨角獸”背后的原始股東們,正在開啟“收割季”:
2019年5月13日至8月10日期間,藥明康德(603259)的7名原始股東累計減持8973萬股,套現66.26億元;
8月14日,該7名重要股東再拋減持計劃:擬合計減持1.76億股,以今日收盤價82.75元計算,總套現金額高達145.64億元。


上述7位重要股東,均是在藥明康德(603259)IPO前夕突擊入股,短短3年多時間,便賺取超過1900%的巨額投資收益。
現,解禁期已滿,賺得盆滿缽滿的7位股東開啟“收割季”,逐步套現、落袋為安。
而背后最大的贏家,遠不止他們。藥明康德(603259)系從美股退市,回歸a股IPO的企業,更是創造了207億到2503億的市值飆升奇跡,只用了4年不到的時間。


雖然不排除有業績增長的驅動力,但最主要的因素仍然是,中、美兩地的巨大估值差異,即國內估值水平遠遠高于美國。


7位股東,3年爆賺近2000%
藥明康德(603259)回A的造富盛宴下,第一波最大的受益人便是開啟套現“收割季”的7位IPO前股東。
招股書顯示,2016年3月14日,藥明康德(603259)的前身 藥明有限 董事會作出決議,同意 WXAT BVI 藥明康德(603259)維京 將其持有的藥明有限91%股權分別轉讓給32 名受讓方。
而上述7位減持的股東中,除平安置業投資以外,其余6家機構均在32名受讓方名單中,從而在IPO前夕,成為了藥明康德(603259)的原始股東。


根據招股書統計,轉讓之時,藥明有限的估值為35億元,該6名股東受讓股份合計為4.28億股,合計出資成本僅為16.66億元,每股成本僅3.89元。
直至2019年5月8日解禁前夕,上述6位股東累計持有藥明康德(603259)的股份數量仍是4.28億股,按照5月8日的收盤價80元/股計算,這部分股份對應的市值合計為342.4億元,相比初始投入本金增長1955%。
據公告顯示,2019年5月13日至8月10日期間,上述6位股東累計減持、套現64.55億元,已經數倍于原始投資成本。
同時,該6位股東于8月14日再拋減持計劃:擬合計減持1.72億股,若以今日收盤價82.75元計算,將再次套現超142億元。
因此,6位股東兩次套現金額或將超過206億元,較原始出資成本16.66億元,將獲利高達1136%。而且,此次減持完成,上述6位股東仍持有藥明康德(603259)3.16億股。
3年時間,超19倍投資收益的背后,是一項“一本萬利”的生意:私有化回A。


私有化回A,一本萬利的生意
2015年上半年,資本市場迎來了私有化回歸A股的浪潮,25家中概股紛紛宣布啟動私有化退市進程。然而,2015下半年A股突然遭遇股災,絕大部分中概股終止了私有化的進程。
但,藥明康德(603259)卻完全相反,即使A股在當時的低潮期,依然堅持私有化。從2015年8月初次宣布到2015年12月完成退市,僅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
2015年退市之時,資本巨頭匯橋資本、高瓴資本、平安集團等就已經參與進來,2016年12月,泰康集團、國壽成達、平安置業等也相繼進場。
值得一提的是,藥明康德(603259) NYSE:WX 退市時的總市值僅32.2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207億元 。


從美股退市后,藥明康德(603259)選擇“一拆三”的方式分別上市,即將美股上市主體分拆為三家dl公司:合全藥業 832159.OC 、藥明生物 2269.HK 、藥明康德(603259) 603529 ,并順利完成了新三板掛牌、香港IPO、A股IPO。
2015年5月,合全藥業率先掛牌新三板,藥明康德(603259)上市主體下的小分子CMO/CDMO業務,都交予合全做,但于2019年4月15日摘牌,當時總市值達213億元;
2017年6月,藥明生物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從上市開始,一路高歌猛進,截止今日收盤,總市值高達1026億港幣;
2018年8月,藥明康德(603259)登陸A股,漲勢更勝一籌,累計漲幅近350%,最新總市值高達1355億元。


藥明康德(603259)于上交所主板上市
至此,藥明康德(603259)的“一拆三”私有化回歸計劃,全部完成。
按今日收盤價計算,分拆的3個上市主體的總市值分別為1355億元、936億元、213億元,三者合計為2503億元,較美股退市時的207億人民幣,總市值的升值幅度超1109%,且僅用了4年時間。


藥明康德(603259),晉級為2000億“獨角獸
藥明康德(603259)的創始人為李革,1989年從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后,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有機化學博士學位。后于2000年回國創業,在上海外高橋(600648)保稅區成立了第三方委托研究機構 CRO ,專門承接各大藥企的研發外包業務。


藥明康德(603259)創始人、董事長李革
眾所周知,新藥研發,研發周期長時、投入風險巨大,財力人力都是制藥公司所要考慮的,一般大型藥企 輝瑞、禮來、默沙東 的新藥研發項目巨多,因此,藥企們會將部分新藥研發任務外包給CRO 委托研究機構 ,即可降低失敗的風險,還可以加快新藥研發進程。
2000~2004年期間,中國的CRO行業快速興起,藥明康德(603259)便是引領風口的創新企業之一,得以迅速成長壯大,在研究所成立的第7年 2007年 正式登陸紐交所,但上市后7年時間,其總市值一直未能超過30億美元。
而,藥明康德(603259)的營業收入由上市初的10億元,增長至2014年的41億元,7年累計增幅超310%,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41%。


目前,藥明康德(603259)“代工”的在研新藥開發項目超過1000項,并同時支持包括輝瑞、禮來、默沙東等大型藥企200多個臨床I-II期、30多個臨床III期及商業化階段的小分子化學藥生產。
然而,營收規模越做越大,美股上市的市值卻一直上不去。因此,藥明康德(603259)開始籌劃私有化回歸,于是便有了四年飆升1109%的"造富盛宴"。
這場私有化回歸的"造富盛宴",最大受益人無疑是創始人、管理層以及參與私有化退市的機構資金。
2015年退市之時,資本巨頭匯橋資本、高瓴資本、平安集團等就已經參與進來,2016年12月,泰康集團、國壽成達、平安置業等也相繼進場,最終無一不賺得盆滿缽滿。
面對極低的投資成本、巨額的賬面浮盈,在持有的股份解禁后,機構們紛紛開啟了套現“收割季”,而他們給出的減持理由均是:基金投資的正常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