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中國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上海位列榜首,成都首進前十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8-29 11:08:57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決策主力記者:楊棄非 實習記者:劉美琳 決策主力編輯:楊歡


如今,先進制造業已成為中國各城市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兵家必爭之地”。以人工智能云計算、生物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正在全國范圍內形成愈加清晰的產業格局。
在此背景下,賽迪顧問智能裝備與智能制造產業研究中心對全國126個重點城市的先進制造業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并發布了2019年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報告 以下簡稱“報告” 。
報告結果顯示,2019年中國先進制造業發展指數綜合前十名分別為上海、深圳、北京、廣州、蘇州、武漢、杭州、成都、南京、寧波。從區域分布看,前50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環渤海 10個 、長三角 19個 和珠三角 10個 沿海區域,沿海城市群占據明顯的主導地位。同時,西部及東北地區也持續發力,入榜城市數量逐漸增多。據統計,50強城市當中有5個席位來自西部,4個來自東北。


2019年中國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TOP50區域分布
蘇州挺進榜單前五強
2019年,中國先進制造業實現了跨越式突破。據報告推算,2019年度排名前50的城市平均得分較2018年增長1.05個百分點,制造業正在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發展。從區域來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仍領跑全國。此外,蘇州表現亮眼,位列榜單第五。
整個行業的競爭力穩步提升,區域之間的梯隊分化卻愈加顯著。按照指數得分高低,報告將前50城市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包括上海、深圳、北京、廣州四大一線城市。其中,上海以83.6分居榜首。報告指出,上海先進制造業發展水平高,產業集群豐富,對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均具有輻射帶動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經濟帶動性指標上的得分也位列第一,這主要歸因于先進制造業是上海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上海已率先走出制造業高端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之路。
第二梯隊包括第5至24名的城市,主要是沿海發達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如蘇州、武漢、杭州、青島、成都、南京等。第二梯隊的城市中,蘇州排名第一。作為國家高新高新產業基地,蘇州近年持續引進高層次人才,加速了產業優化升級和制造業的智能化建設。
報告尤其指出,成都今年進步較大,首次進入前十強,升至第八位。據了解,成都于去年出臺了《成都市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計劃》并將先進制造業作為主攻方向之一,力爭在2020年建成萬億級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及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等千億產業集群。
第三梯隊為第25至50名的城市。這26城分布較為分散,既有像金華這樣的沿海省份城市,也有鄭州、沈陽等中部和東北城市。根據報告分析,本梯隊城市與一二梯隊城市在創新能力、品牌質量維度差距較大,尚處于承接沿海發達城市產業轉移階段。
位列第三梯隊,這些城市應如何在先進制造業上發力?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張凌燕告訴《767股票知識網》,品牌質量、多領域融合或許是這部分城市的“突圍”重點。品牌質量方面,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第三梯隊城市有望憑借政策支持和成本優勢吸引到行業龍頭。
她也注意到,許多三四線城市已有意識地在智能制造上優先布局。地方政府若能為企業進行指導、評估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當地中小企業或將實現低成本的智能化、信息化提升。
成都經濟帶動指標也首進前十
除了綜合指標得分,報告也從經濟帶動、創新驅動、多領域融合、質量品牌和綠色集約這五個維度,深入考察了各地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水平。
報告顯示,北上廣深持續領跑創新驅動指數。近年來,隨著北京制造業疏散升級,生產性服務業、特種制造業等高價值部分仍予以保留。憑借大規模的研發投入、高校資源和豐富的創新載體,北京先進制造業的創新驅動力全國排名第一。
“智能+”,即多領域融合維度上,蘇州和杭州則以良好的服務業結構、強勁的信息技術環境表現,領跑全國。2019年也出現了“新面孔”——湖州、天津及大連首次躋身該榜單前50。
長三角先進制造業的水平之高,不僅體現在“智能+”維度上,也體現于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報告顯示,長三角先進制造業的貢獻突出,東部沿海城市占比高達67%。這主要源于東部沿海地區制造業根基堅實、產業集群豐富,先進制造業對當地經濟產值的貢獻率較高。
與總體指標得分類似,成都今年在經濟帶動指標上也首次進入前十,先進制造業的整體能力出現了大幅提升。2018年,成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全口徑工業增加值突破5600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37%,推進“5+5+1”現代化產業體系改革攻堅計劃效果初成。
區域的龍頭數量、品牌質量,也是報告關注的重點。從排名情況看,品牌強市則主要集聚江蘇、廣東、浙江三大省份。而河北是當之無愧的2019年品牌質量“黑馬”。得益于從2018年3月起開展的先進制造業標準化提升工程,河北專注知名品牌、龍頭骨干的創建和培育,今年河北首次進入品牌質量榜單。
長遠來看,綠色制造也是工業發展轉型的應有之義。2019年,綠色集約維度的排名變動幅度較大,濟南躍居第二,僅次于深圳。從省級行政區 不含直轄市 來看,今年山東也首次超越江蘇,成為綠色集約第一強省。
山東為何一舉成為入圍綠色集約50強城市最多的省份?對此,張凌燕解釋說,不同于去年僅覆蓋了園區數量,今年一級指標下的綠色制造示范試點涵蓋了園區、工廠、企業等多個維度,統計口徑變化導致了排名上的波動。
另一方面,近年來山東省圍繞綠色設計平臺建設、綠色關鍵工藝突破、綠色供應鏈系統構建三大方向發力,制造業綠色發展成效顯著。2019年,山東省有害物單位排放和萬元GDP能耗都實現了快速下降,實現了綠色集約的跨越式發展。
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