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被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簽之后,貨幣戰就來了嗎?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8-26 16:27:16 責編:767股票 人氣:


過去一周,經歷了短暫的震蕩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逐漸企穩,破7的沖擊初步為市場消化。
“破就破了,破7的溢出效應基本是一次性的。”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導、董輔礽講座教授管濤如此表示。
但“被匯率操縱國”的疑云還沒有消散。
8月5日,美國匆匆忙忙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25年來首次。
國際社會嘩然,但更多的是駁斥與質疑,美國亂扣“匯率操縱國”的帽子,不僅失信于國際社會,更會把自己逼入“走鋼絲”的境地,并最終沖擊美國核心經濟利益。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8月10日凌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中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正式發布,認為人民幣匯率符合經濟基本面,專家稱這佐證了中國并未操縱匯率。
很多人還有擔心,一旦被扣上“匯率操縱國”的帽子,這將給中國帶來怎樣的沖擊?貿易摩擦是否有可能升級為貨幣戰、金融戰?金融監管當局準備用什么應對?企業和普通百姓又該做何打算?
中國經濟根基還穩嗎?老哥,穩!
“被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從來就不意味著這個國家的經濟會崩潰,甚至是經濟蕭條。”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歷史上,日本、韓國、中國都曾被列入“匯率操縱國”,德國、瑞士和印度等國也曾被美國拉進觀察名單。但是,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都沒有因此而出現崩潰。
給中國打上“標簽”,也撼動不了中國,強韌的中國經濟是應對外部變化最強大的底氣。
去年至今,即便是在外部環境如此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仍然展現出強大的韌性:2018年,中國經濟保持6.6%的中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 GDP 突破90萬億元,中美雙邊貿易額繼續保持增長。2019年上半年,GDP達到45萬億元,經濟增速6.3%。
外匯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經常賬戶小幅順差,與GDP之比為1.6%;金融賬戶下的跨境資本雙向流動保持活躍,外商直接投資 FDI 維持在較高規模,對外直接投資 ODI 保持總體穩定,證券投資繼續呈現順差。
事實證明,我國國際收支保持了基本平穩。
根據歷史經驗,美國有可能對所謂“匯率操縱國”采取禁止聯邦政府從該國采購或簽訂商品及服務采購合同等多種措施,當前形勢下,也可能以“匯率操縱”為借口進一步升級對中國的關稅舉措。
但誰都清楚,貿易戰沒有贏家,繼續“較勁”有代價。正如同螺絲擰得越緊,螺絲刀就要越用勁兒。美國打出去的拳頭越重,反彈到自己的力也越大。
當特朗普宣布再對中國價值3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時,遭到了美國零售商協會等國內經貿組織的強烈反對,這是因為不僅美國消費者面臨更高的生活成本,一些高度依賴中國設備、原材料的企業也將面臨關門的命運。
“第一波加征關稅是從0到1的演變,這個時候要認真應對。后續加征關稅是從1到10到更高,無非就是量的變化,不是質變。”陸磊稱,前面我們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管理部門和企業的抗壓性都在增強。
美國發起經貿摩擦的直接目的就是重塑全球產業鏈,但產業鏈的重塑并不簡單。“世界公認的國際投資貿易準則是基于國際分工,國際分工基于比較優勢。產業鏈的重構更多基于一輪又一輪的科技創新,而不是短期政策,從來沒有什么短期政策可以改變產業鏈。”陸磊解釋稱。
在勞動生產率變化方面,中國目前正在向技術進步和創新驅動發展階段過渡,無論在產業鏈的橫向分工和縱向分工方面,均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
美國想通過加征關稅來撼動中國的制造業基礎,有悖于市場經濟競爭的基本規律。
人民幣“扛造”嗎?根基穩定,工具充分
對于普通百姓、企業、境外投資者來說,最大的關切莫過于,經貿摩擦是否已經延伸到貨幣和金融領域?人民幣匯率未來是否會持續貶值?手中的資產該作何打算?
“經貿摩擦與是否存在金融戰的事實之間是有鴻溝的,”陸磊在接受采訪時稱,僅僅是匯率的波動,并不意味著貿易摩擦就擴展到了貨幣和金融領域。
“我們更加關注實體,但如果變成了金融層面的沖擊,我們也有辦法、有信心進行應對。”陸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可以看到,在過去一周里,人民幣匯率經過短暫的震蕩后快速企穩,這體現了市場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明顯提高。
實際上,“811匯改”4年來,人民幣匯率并非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我們都交過手,彼此也非常熟悉,應該都記憶猶新。”2018年8月,央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喊話人民幣空頭的聲音猶在耳畔。事實上,人民幣經歷了考驗,正向更加富有彈性的雙向波動方向發展。
而企業、百姓和投資者的行為也越來越理性和成熟。尤其是在經貿摩擦持續的背景下,外匯市場秩序總體良好,外匯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市場主體囤積外匯現象逐步消失。企業、個人等境內外匯存款2018年下降700多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略降64億美元。
由此可見,所謂“資本逃離中國”、“產業鏈向國外大規模轉移”等等唱衰中國的論調全部落空。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信心就是市場選擇的理由,也是未來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的根基。
如果特朗普寧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也要極限施壓怎么辦,人民幣“抗造”嗎?
陸磊認為,目前,人民銀行、外匯局已經基本上能夠做到根據相關的市場變量預先反饋,并進而提前預警和采取預案,把市場影響降到最低,讓實體經濟在面對外部沖擊時有一個柔軟的緩沖墊。
與此同時,人民銀行、外匯局將繼續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一致性、可預期性,保障旅游、留學等個人真實合理的用匯需求,保護跨境消費者和投資者不受無辜的沖擊。
擔心資本外流?守底線,必要時有管理
除了擔心人民幣貶值以外,市場主體還擔心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疊加貿易不確定性加劇,可能會加劇跨境資金的流出。
相關跨境資本流動數據可以說明,市場已經做出了充分的反應:2019年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上半年,銀行結售匯逆差332億美元,相比去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52%;境外資本持續凈流入,境外投資者凈增持境內債券和上市股票合計達493億美元;企業投資收益項下跨境支付規模與去年同期基本相當。
8月以來,外匯局監測數據顯示,銀行結售匯呈現小幅順差;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流動也基本平衡。
未來,中國仍將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當前,國際貨幣環境相對寬松,全球負利率范圍不斷擴大,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比美國的高出1個百分點左右,中國國債的信用違約掉期價格從150的高位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40左右,這說明在全球資本流動當中我們有收益的吸引和安全性的吸引。
而隨著《外商投資法》出臺、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修訂、新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發布等等,將更加直接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進入中國。今年上半年,境外資金流動呈現凈流入,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7%。
從1994年匯率并軌以來,中國一直在堅定推行匯率的市場化改革,如今已經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主張更好的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央行也在退出常態式的外匯市場干預。
但資本的無序流動會對宏觀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在必要的時候仍要加以管理,這完全符合國際慣例。外匯管理部門將不斷探索完善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
“宏觀審慎管理”也是各國央行的共識。在這種監管思路下,中國監管部門政策工具箱中也包括了防范熱錢大進大出、預防市場暴漲暴跌、外債宏觀審慎管理等措施。
微觀層面,則包括真實性審核、行為監管、防止交易欺詐和價格操縱,加強對企業等外匯市場交易主體的“風險中性”指引等監管內容。
“宏觀審慎管理不會蛻變為資本管制,外匯局將堅定不移促進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陸磊也稱。
陸磊強調,對中國而言,更重要的還是做好自己的事,關注實體經濟,腳踏實地推動科技創新,使得中國經濟在全球產業鏈上不斷向經濟價值更高的層級攀升。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市場,最豐富、且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因此,我們應當保持自信,攜手應對短期的外部沖擊。
經濟穩、金融穩是貨幣穩的基礎,健康有韌性的宏觀經濟是人民幣匯率的有力支撐。
易綱行長近日在談人民幣匯率時稱,當前,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展現出了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國際收支總體平衡,外匯儲備充足,外匯市場上套期保值的企業越來越多,中國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利差處于合適區間,能夠支撐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任他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中國有這樣的底氣!
來源:第一財經 林潔琛 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