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一線城市夜間經濟行動PK:北京造IP、廣州拼美食、上海國際范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8-26 16:16:36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促消費背景下,夜間經濟忽然之間成為諸多城市關注的焦點。
8月19日,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印發《廣州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至此,一線城市中北上廣均已“出招”,北京、上海分別于7月、4月出臺類似政策。
此番,北上廣迅速響應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趨勢,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人口規模最大和消費能力最強的城市陣營,三城如何“點亮”夜間經濟備受關注,示范效應亦備受期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北上廣在主要思路和舉措上有共性,比如均強調打造夜經濟、夜生活集聚區,優化交通等夜間公共服務,完善扶持和管理機制等,為夜間消費、夜間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環境。但是,各市同時亦立足于優勢和特色而有所側重,比如廣州要“擦亮‘食在廣州’的招牌”,北京要打造夜間消費“文化IP”,上海追求“國際范”。
優化夜間消費環境
作為中國城市的代表,北上廣此番均提出了令人矚目的夜間經濟發展目標。
北京強調,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并要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費品牌,助力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建設。
上海表示,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標志,并強調以此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
廣州則明確了到2022年的發展目標,強調屆時夜間經濟對全市經濟的貢獻要不斷上升,打造國際知名的“廣州之夜”品牌。
除此之外,3市在一些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和舉措上也不謀而合。
首先,均強調打造夜經濟、夜生活集聚區,重點突破。比如,北京強調,到2021年底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標、商圈和生活圈,滿足消費需求,具體分別希望大力發展具有創新引領和品牌吸引力的夜經濟消費業態,吸引國內外消費者;形成“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經濟消費氛圍,提升夜經濟消費品質,輻射熱點地區消費者;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便利居民夜間消費。
廣州目標更具體,強調到2022年全市夜間經濟優質產品和服務顯著增加,力爭形成13個全國知名的商圈和一批精品文化項目,全市夜間消費集聚區達到30個。
上海則強調,打造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并且要求全市各區結合實際,編制夜生活集聚區發展規劃,做好業態發展引導,完善區域空間布局,加強各類設施配套。
此外,3市政策也注意到促進夜間消費離不開相應公共服務的支撐。
北京提出,優化夜間公共交通服務,具體要在“夜京城”地標周邊,做好地鐵運輸服務保障工作;在“夜京城”地標和重點商圈等區域周邊,做好地面公交運輸基礎保障,適當增加道路限時停放車位;引導出租車企業和網約車平臺加強重點區域的夜間車輛調配。
廣州也提出,要在有條件的夜間經濟集聚區周邊道路適當增加停車位、出租車侯客點、夜班公交線路,根據實際情況延長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設施的夜間運營時間。
同時,3市也明確了諸多支持性、鼓勵性政策原則。比如,上海強調,對深夜影院、深夜書店、音樂俱樂部、駐場秀等夜間文化娛樂業態秉持包容審慎態度,促進其健康發展,并將試點在夜間特定時段,允許有條件的酒吧街開展“外擺位”試點。
北京則鼓勵夜間延時經營,支持品牌連鎖企業加大24小時便利店建設布局;鼓勵商場、購物中心延長營業時間,在店慶日、節假日期間開展“不打烊”等晚間促銷活動。
比拼各有高招
不僅如此,這場夜間經濟比拼中,北上廣亦立足于自身優勢各有側重。
眾所周知,食在廣州,這也成為此番廣州夜間經濟政策中最為突出的內容。
廣州提出,要擦亮“食在廣州”招牌,具體將結合中心城區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一批“食在廣州”典型代表,通過統一管理、服務,引導發展豐富多樣、特色鮮明的餐飲中心。
同時,將依托廣州特色美食文化,辦好一年一度的廣州國際美食節,全城聯動,提出區域文化,舉辦一區一特色的美食嘉年華。此外,加快發展酒吧、特色美食風情街。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和上海亦提及美食消費,但不如廣州突出。北京表示,將推出“最美北京餐桌”“最火深夜食堂”等旅游美食“打卡”地;推出1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等。
上海則從管理模式上強調,將在夜市現制現售、垃圾處理等方面創新管理制度,打造環境友好、放心安全、有工匠精神的“深夜食堂”。
事實上,作為古都、首都,北京更希望立足于其底蘊,突出文化元素。比如,北京首批將打造的4個“夜京城”地標中,“古都風貌”明確為其主題之一。
北京還專門強調要打造夜間消費“文化IP”,包括策劃組織一批戲曲、相聲、電影、歌劇、音樂、讀書等主題鮮明的“夜京城”文化休閑活動。繼續扶持24小時實體書店。鼓勵有條件的博物館、美術館延長開放時間,逢重要時間節點、傳統節日開放夜場參觀,舉辦夜間文化旅游活動。對全市3000座以下的演出場所的營業性演出給予一定比例的低票價補貼。
上海則突出國際化,強調“國際范”“上海味”“時尚潮”為其夜生活集聚區目標。
更為直接的表現是,上海政策內容第一點即強調要借鑒國際經驗,建立夜間經濟發展協調機制,主要是建立“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
此外,強調引進培育沉浸式話劇、音樂劇、歌舞劇等各類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夜間文化藝術項目,以及明確要促進行業國內外交流合作等。
需要注意的是,夜間體育消費還成為北京和廣州都希望引導的“新風尚”。北京強調,持續支持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延長營業時間至22:00,加強在京舉辦的重大體育賽事引進;
廣州則提出,要塑造夜間體育品牌,具體包括將引入國內外知名體育賽事項目,打造球迷產業鏈,以及支持夜間競技、體育服務、旅游消費融合發展等。
21世紀經濟報道 杜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