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新氧調查后續:不存在的機構,莫須有的醫生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7-20 22:27:4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在美股上市的新氧科技,因旗下APP商家涉售違禁藥、代寫虛假“變美日記”等丑聞,3個交易日內市值蒸發超過2億美元。而南都記者昨日還發現,新氧APP還涉嫌將公立醫院不存在的科室當成機構進行展示。南都記者向疑似“被進駐”的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求證,該院表示醫院沒有所謂的“整形科”。南都記者昨日多次致電新氧,但無人接聽。
A
調查:新氧展示 公立醫院 不存在的信息
除了“店鋪涉嫌出售禁藥”、“疑似為醫生代筆”及“美麗日記安疑似造假”外,南都記者昨日還發現,新氧APP上展示的部分機構并不存在。
南都記者在新氧APP上以廣州部分三甲公立醫院 包括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下轄醫院 進行搜索,并結合醫院官網進行信息對照,發現新氧上出現一個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整形外科”。該頁面上僅有一張醫院大樓的圖片、醫院地址以及兩名醫生信息。南都記者點開頁面“咨詢一下”按鍵并留言,但頁面顯示參數不完整。
根據新氧顯示的信息,南都記者在中山六院官網,以及廣州健康通 廣州市衛健委旗下掛號平臺 中山六院科室預約掛號上查詢,發現該院并無“整形外科”這一科室。而新氧頁面顯示的兩名醫生信息也“貨不對板”,其中一名張某輝的醫生 有頭像 在中山六院醫院官網中無從查證,而另一名胡某利醫生,在醫院中從事的工作竟然是“外科危重癥管理”。
南都記者從國家衛健委“醫生執業注冊信息查詢”查詢了解到,張某輝醫生目前在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執業,執業范圍為“外科專業”;而胡某利醫生目前在中山六院執業,執業范圍為重癥醫學專業。
對此,南都記者將新氧上相關截圖向中山六院辦公室相關人士求證。該院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結合醫院醫務科資料,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醫院并無設置整形外科,張某輝醫生早已從中山六院離職。而胡醫生則向南都記者表示,自己資料為何被上傳到新氧“并不清楚”。他也表示,此前他確實有在燒傷科的從業經歷,但12年前已經轉入ICU執業,“而且ICU屬于內科范疇”。
對于新氧為何會上傳醫院不存在的科室及醫生相關資料,上述中山六院辦公室負責人回應南都記者將進行查證,并指出“新氧上那個頁面是不可信的”。
那么,新氧頁面上為何會出現醫院疑似不存在科室,以及兩名非整形專業的執業醫生信息進駐新氧機構的三位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新氧上機構資料如果較為完整,一般都是醫院自行上傳;如果信息不完整,則有可能是利用“網絡爬蟲”程序抓取。“有些信息不完善的機構 包括公立或私立 ,有可能是新氧爬蟲抓取"充實"機構數量的結果”。
為核實相關情況,南都記者昨日以天眼查上新氧方面預留的電話先后六次致電,但截至發稿,無人接聽。
B
越掙越多的新氧早有“前科”
上了熱搜之后,新氧科技曾通過微博緊急回應,稱違禁肉毒素產品項目來自于韓國醫美機構,相關產品在韓國可以合法施打;并第一時間下架了凱潤婷醫院,表示將配合監管部門的后續處理;對有公司提供虛假日記代寫服務,其調查小組已對相關賬戶和日記進行了封禁。
但市場并不買賬,東方財富(300059)網數據顯示,新氧股價15日、16日、17日三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13%,市值蒸發超2億美元,而去年這家公司的凈利潤僅為5000萬人民幣。
南都記者注意到,新氧科技近三年越掙越多,根據招股書,其凈利潤從2016年的負8103.6萬元,迅速扭虧為盈到2018年的5508萬元。
一邊是猛漲的業績,一邊卻是越來越多的“黑點”。經南都記者統計,新氧近年來曾因侵犯肖像權、名譽權等被李小璐、黃渤、林志玲、張豐毅、鹿晗等13位演員提告,且新氧幾乎均被判賠和道歉。此外,新氧還曾多次被爆出向合作醫院要求刷單和平臺機構、醫生資質造假等問題。
C
醫美四大頑疾
與新氧業績大增、違規經營問題增多相應的是,中國醫美消費者群體正極速增長。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醫美服務行業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3.6%,預計行業收入規模到2023年將達到3601億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進一步提高至24.2%。雖然市場在快速擴張,但我國的市場滲透率并不算高,更美發布的《2018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的醫美市場滲透率僅只有2%,遠低于發達國家的10%。這意味著,不斷擴張的醫美市場還有待被搶占和瓜分,而包括新氧在內的諸多上市醫美企業毛利潤都高達50%以上。
暴利之下必有“暴力”,畸形發展令醫美行業形成了時不時發作的四大頑疾:非法經營、非法行醫、產品風險、虛假宣傳。
這四大頑疾帶給消費者累累傷痕。據中消協統計,近10年來,全國發生的各類美容毀容案件已高達20萬起。值得注意的是,其中80%的整形失敗案發生在“三非”機構。
依照另一家互聯網醫美公司更美發布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 下簡稱《黑皮書》 ,中國醫美黑診所數量超過60000家,是正規機構的6倍,每年黑診所約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手術感染、疤痕嚴重等問題屢見不鮮。
南都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除了黑診所,非法經營的也可能是合法經營者。2017年9月廣州華美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因為未經批準在登記的置業地點以外開展診療活動,被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沒收非法所得140150元,罰款2000元。
南都記者還注意到,即便是廣東當地名牌整容機構也可能非法行醫。廣州美萊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任用非醫學美容主診醫師單獨施行美容外科項目,任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被罰款2950元。
D
專家建議: 消費前一定要查清資質
廣東一名與新氧有合作關系的醫美機構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包括上新氧等互聯網醫美平臺上,需要特別注意所謂比市場價優惠幅度大,尤其是折扣度非常高的項目,原因在于部分顯示低價的項目有可能未提及其他相關檢查項目,例如一些激光美膚,有可能機構會在消費者術后以“推薦”或“項目配套”形式收取較為高昂的費用,“消費者最后的花費,有可能比本身折扣項目的原價還要高”。
與此同時,上述負責人還稱,消費者在醫美平臺上,還需要注意醫生“貨不對板”等問題,其進一步解釋,所謂“貨不對板”就是醫生的執業范圍可能不是美容外科。
“例如我在新氧上看到一個美膚項目,專家確實是公立醫院的專家,而且項目價格也比其他同類項目低很多。但是我向專家所在的公立醫院查詢時候,卻發現這個專家雖然執業范圍是在外科,但卻是肛腸外科。”這位負責人進一步指出。
統籌:南都記者 馬建忠
采寫:南都記者 馬建忠 貝貝 實習生 錢小莉
作者:馬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