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金價又漲,別再喊中國大媽解套了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7-10 18:40:50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你大媽已經不是你以前的大媽了。”
六年前,中國大媽出手震驚華爾街;六年后,中國大媽在本來是年輕網紅戰(zhàn)場的短視頻APP中大放異彩,似乎在每個產業(yè)的風口上,都能看見她們的絲巾飛揚。
當中年人背著各種包袱有點喪時,大媽旅行團正四處奔走用廣場舞和抖音展示自己的魔幻生活。即便這樣,當7月8日國際黃金價格再次站上1400美元關口,還有網民在替她們咸吃蘿卜淡操心:2013年買的黃金解沒解套?清醒一下吧,也許不缺錢的大媽們根本不care ……


中國消費經濟的晴雨表
今年6月底以來,國際黃金價格一舉沖破1400美元/盎司的關口,國內金價已創(chuàng)下2013年5月以來新高,距離2015年的底部上漲了約40%以上。
當陳婷 化名 看到媒體又在追問大媽是否解套時苦笑了一下:“一群老太太正在歐洲組團游,拍抖音玩得比年輕人都high,誰還想的起來幾年前菜百買的那些個金首飾呢。她們都覺得買了能保值圖個安心,暫時又不賣,何談解套?”
“我婆婆現在在巴黎,她問我要買啥的時候,我真覺得魔幻。”每天在北京 樓盤 過著996、兩點一線生活的陳婷還是忍不住吐槽,孩子沒人帶,公公婆婆17天的歐洲深度游正熱情似火。
在陳婷看來,大爺大媽們手頭充裕,已經不愿意衣錦夜行,他們的重點早已轉向享受生活展示人生,已經算得上是中國消費變遷的晴雨表;而她,卻正遭遇自己的中年職業(yè)危機,每天忙忙叨叨連北京的五環(huán)都走不出。
某在線旅行平臺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至5月,通過平臺報名出行的大媽人數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了五成。同期,在該平臺的所有游客中,5060大媽群體占據15%,相當于平均每10個游客里就有1.5個中國大媽。
在巴黎,在東京,在紐約,中國“大媽”戰(zhàn)斗力爆表,橫掃珠寶店和百貨公司,購買力令當地震驚。僅以2018世界杯期間為例,中國公民在俄羅斯花費41億盧布 約4.4億人民幣 ,其中近五成消費用于購買服裝化妝品以及飾品,這其中,中國大媽的消費貢獻不少。當時,網絡就有聲音調侃稱“中國大媽替中國足球出征世界杯”。
當下,銀發(fā)經濟正令商家意亂神迷。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發(fā)布的《中國老齡產業(yè)發(fā)展報告》就曾預計,2014-2050年間,中國中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將增長至33%。
這背后的原因顯而易見,中國社會老齡化正日益加速。2018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494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7.9%,65周歲及以上人口為16658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1.9%。
可以說,當各行各業(yè)都在強調年輕化試圖搶占年輕人市場時,卻忘記了,中老年的大媽大爺們才是另一支被遺忘的消費紅利人群。


“中國大媽”不認識“渡邊太太”
不管是對賣保健品、賣保險還是銀行攬儲的來說,一條公認的真理是:得大媽者得天下。
哪怕在一些網絡段子中,大媽也是掃地僧一樣的存在。2018年“張江保潔阿姨600萬拯救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消息在網絡流傳,稱一位給某創(chuàng)業(yè)公司打掃衛(wèi)生的阿姨,在公司資金鏈危機時拿出600萬挽救了公司,而這個阿姨是上海 樓盤 浦東本地人,手里有八套房子,一千七百萬現金……
盡管這一消息尚不知是段子還是真事,但聯想到在北京黃金地段賣攤煎餅大媽說的這句“我月入3萬,怎么會少你一個雞蛋!”也不免讓人感慨,大媽們的實力著實令下一輩扎心不已。
其實,中國大媽曾低調多年,直到2013年4月。當年,連續(xù)上漲12年的黃金價格戛然而止。在華爾街大鱷們聯手做空黃金背景下,金價一路狂瀉跌到1300美元大關,單單是在2013年4月15日一日內,黃金價格就大幅下跌20%。
然而,就在金價暴跌之時,“中國大媽”突然出現搶購黃金,有媒體預估,在短期內她們共斥資千億人民幣買下300多噸黃金首飾,令華爾街錯愕不已。《華爾街日報 博客,微博 》甚至專門創(chuàng)造了“dama”這一單詞來形容這群中國大媽。
經此一役,“中國大媽”成為繼日本“渡邊太太”之后引發(fā)全球資本關注的投資群體。后者則是指以借貸利率低的日元,兌換成外幣后向海外高利資產投資的日本主婦。與中國大媽的稱呼源自于《華爾街日報》相似,渡邊太太源自于十幾年前英國《經濟學人》的一篇報道,該文稱渡邊太太是“無處不在的日本家庭婦女,掌握著一家的財務大權,極為大膽地進行著各種金融投資。”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后,在隨后20余年的經濟大蕭條中,日本國內存儲利率常年維持在0-0.1%的極低水平下,出于家庭資產保值以及對未來的恐慌情緒,掌握家庭財政大權的日本太太們在樓市與股市暴跌的大背景下,鎖定了利率較高的外匯、外國債券和其他海外資產進行投資。
“中國大媽”不認識“渡邊太太”,但卻在面對家庭理財選項時,在不經意間跟渡邊太太們做出了相似的大膽選擇。
2013年春天之前,中國樓市已經歷了為期一年多的調控,在限購、限貸等一系列“緊箍咒”政策下,房地產行業(yè)在2011年到2012年曾陷入低迷,以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增速為例,在2012年底曾達到16.2%的歷史低點。在樓市低迷、限購等政策打壓下,隨著國際黃金價格走跌,中國大媽將家庭財富抄底黃金市場也就不難理解。


投資渠道缺失
實際上,2013年“中國大媽”大戰(zhàn)華爾街空頭只是一個開始,在經歷了多年的財富積累后,她們的投資范圍除了房子、黃金、股市、p2p外,甚至在“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的爆炒上,都能看到中國大媽的身影。
看起來,在近年來行業(yè)變遷造就的風口上,中國大媽不會缺席,她們也不會任由自己錯失任何一個高風險的投資機會。在網友看來,作為家庭財富的掌管者,“中國大媽是中國最有龐大最有權力的財團,同時也決定著中國家庭的經濟投資走向。”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相比2000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增幅高達525%。不過,盡管家庭財富逐漸積累,但在過去十幾年時間內,房子早已成為中國家庭、乃至中國大媽們最重要的投資項目之一。
廣發(fā)銀行聯合西南財經大學發(fā)表的《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家庭的戶均總資產規(guī)模161.7萬元,戶均可投資資產規(guī)模55.7萬元,中國家庭財富逐年增加,財富總值已位列世界第二位。但2017年我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占比高達77.7%,遠高于美國的34.6%,金融占比僅11.8%。
這十余年時間內,不是大媽們蜂擁而上去買房,而是除了房地產,她們找不到更好的投資渠道。
是的,沒有負擔的大媽們似乎沒那么多玻璃心。她們的投資信條簡單直接,今天買了不是為了明天賣,就像是6年前囤起來的黃金,不會每天都要查一下金價想著賣出去。只求保值增值,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中國銀保監(jiān)會高層近期曾透露,而到2021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規(guī)模將達到200多萬億元。我們終有一日會成大媽和大爺,當房住不炒、手握那么多資產,我們是否能像她們一樣,成為堅定的價值投資者?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點擊下載和訊財經APP,1500萬理財高手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