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哪個股票]國盛策略張啟堯:指數行穩致遠 結構科技制勝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7-13 10:22:22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核心觀點

  回顧:2月4日《洗凈鉛華,科技再起》明確判斷科技是階段性主線。3月1日《全球劇震,A股將率先走出沖擊》強調外圍壓力下A股自身韌性。3月18日以來,連續發布多篇《底部區域》系列報告,強調“當前已是底部區域”、“價格比時間重要”。4月月報首推內需驅動的消費板塊。5月判斷科技再起。6月中期策略全市場唯一一家明確看好創業板并做出3000點判斷。7月在市場一片風格切換呼聲中,連續發布四篇《大分化時代》報告,堅定認為大分化繼續、科技消費仍是兩大主線、三季度看好科技科創大機會

  :指數行穩致遠、結構科技制勝

  指數短期暴動后勿盲目追高,類似5.19和14年底的全民參與式牛市不會再現。最近大盤快速上漲,再次勾起不少投資者的“牛市幻覺”。但我們一直強調,一個機構主導平穩向上的A股市場、遠比一輪居民集中入場掀起指數大漲大跌更健康。去年一季度伴隨指數快速向上,市場充斥“牛市到來”呼聲的時候,我們在2019年3月10日報告《行長方能致遠》中便指出,“一波‘快牛’、‘瘋牛’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制造問題,短炒一把往往又是后患無窮”,“一個健康良好運行的資本市場,并不在于短期能沖多高,而在于長期能走多遠”。對于當前市場依然完全適用。因此,居民資金尤其杠桿、配資等集中入市將被嚴控。本周證監會曝光場外配資平臺,同時銀保監會也表示將強化資金流向監管,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杠桿和投機炒作行為,再次釋放出信號。中長期,A股市場“指數平穩向上”、“結構賺錢效應顯著”的組合將延續,有助于居民資金從直接持股向間接持股轉變的趨勢延續。

  指數波動無礙結構性賺錢效應,機構資金將繼續主導市場,大分化時代未終結,“乘風破浪的消費”與“披荊斬棘的科技”依然是兩大主線。近年來,通過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改革,鼓勵銀行設立基金公司、提高機構配股比例等方式,長線資金被不斷引導進入A股市場,由此推動居民資金由直接持股向間接持股轉變,這種趨勢和方向很難改變,中長期機構資金的話語權和占比將不斷增強。我們在7月7日的報告《大分化時代:機構仍將是市場主導》中已估算,下半年以公募、外資、保險等機構仍將為市場帶來萬億級別資金增量。因此,指數即使短期波動,機構資金確定性大幅流入下,賺錢效應無需擔憂,“結構牛”繼續。

  ——三季度,科技將是市場最強主線,科創板有望成為主戰場。我們在7月5日報告《沒到指數牛、風格難切換、更像2013年9月》中已明確指出,現在更像2013年9月,在短期的藍籌暴動、均值回歸后,市場仍將繼續回歸結構主線。與此同時,科創、科技將是三季度最強主線:首先,外部沖擊鈍化、科技戰或有緩和,外部對科技板塊的制約有望緩解。其次,下半年科技成長板塊基本面將邊際改善,多個子行業景氣向上。第三,資金層面科技板塊也將獲得有力支撐。偏股類基金發行再提速、科技主題ETF再迎發行窗口。此外,創業板注冊制等資本市場改革加速落地、科創50指數發布、中芯回歸等因素,均將催化科技行情,科創板有望成為主戰場。

  投資策略:中長期看好科技和消費,三季度科技將是最強主線

  1、三季度,科技將是市場最強主線,聚焦科創板+國產替代。

  2、景氣角度:關注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消費電子、游戲、黃金。

  風險提示:1、疫情發展超預期;2、宏觀經濟超預期波動。

  報告正文

  回顧:2月4日《洗凈鉛華,科技再起》明確判斷科技是階段性主線。3月1日《全球劇震,A股將率先走出沖擊》強調外圍壓力下A股自身韌性。3月18日以來,連續發布多篇《底部區域》系列報告,強調“當前已是底部區域”、“價格比時間重要”。4月月報首推內需驅動的消費板塊。5月判斷科技再起。6月中期策略全市場唯一一家明確看好創業板并做出3000點判斷。7月在市場一片風格切換呼聲中,連續發布四篇《大分化時代》報告,堅定認為大分化繼續、科技消費仍是兩大主線、三季度看好科技科創大機會。

  展望指數行穩致遠、結構科技制勝

  指數短期暴動后勿盲目追高,類似5.19和14年底的全民參與式牛市不會再現。最近大盤快速上漲,再次勾起不少投資者的“牛市幻覺”。但我們一直強調,一個機構主導平穩向上的A股市場、遠比一輪居民集中入場掀起指數大漲大跌更健康。去年一季度伴隨指數快速向上,市場充斥“牛市到來”呼聲的時候,我們在2019年3月10日報告《行長方能致遠》中便指出,“一波‘快牛’、‘瘋牛’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制造問題,短炒一把往往又是后患無窮”,“一個健康良好運行的資本市場,并不在于短期能沖多高,而在于長期能走多遠”。對于當前市場依然完全適用。因此,居民資金尤其杠桿、配資等集中入市將被嚴控。本周證監會曝光場外配資平臺,同時銀保監會也表示將強化資金流向監管,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杠桿和投機炒作行為,再次釋放出信號。中長期,A股市場“指數平穩向上”、“結構賺錢效應顯著”的組合將延續,有助于居民資金從直接持股向間接持股轉變的趨勢延續。

  指數波動無礙結構性賺錢效應,機構資金將繼續主導市場,大分化時代未終結,“乘風破浪的消費”與“披荊斬棘的科技”依然是兩大主線。近年來,通過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改革,鼓勵銀行設立基金公司、提高機構配股比例等方式,長線資金被不斷引導進入A股市場,由此推動居民資金由直接持股向間接持股轉變,這種趨勢和方向很難改變,中長期機構資金的話語權和占比將不斷增強。我們在7月7日的報告《大分化時代:機構仍將是市場主導》中已估算,下半年以公募、外資、保險等機構仍將為市場帶來萬億級別資金增量。因此,指數即使短期波動,機構資金確定性大幅流入下,賺錢效應無需擔憂,“結構牛”繼續。

[哪個股票]國盛策略張啟堯:指數行穩致遠 結構科技制勝

  三季度,科技將是市場最強主線,科創板有望成為主戰場。我們在7月5日報告《沒到指數牛、風格難切換、更像2013年9月》中已明確指出,現在更像2013年9月,在短期的藍籌暴動、均值回歸后,市場仍將繼續回歸結構主線。與此同時,科創、科技將是三季度最強主線:首先,外部沖擊鈍化、科技戰或有緩和,外部對科技板塊的制約有望緩解。其次,下半年科技成長板塊基本面將邊際改善,多個子行業景氣向上。第三,資金層面科技板塊也將獲得有力支撐。偏股類基金發行再提速、科技主題ETF再迎發行窗口。此外,創業板注冊制等資本市場改革加速落地、科創50指數發布、中芯回歸等因素,均將催化科技行情,科創板有望成為主戰場。

  投資中長期看好科技和消費,三季度科技將是最強主線

  1、三季度,科技將是市場最強主線,聚焦科創板+國產替代。

  2、景氣角度:關注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消費電子、游戲、黃金。

  兩大主線——科創板

  2018年以來,去杠桿下的企業融資困境疊加中美摩擦下打贏科技戰的迫切需求,成為資本市場加速改革、科創板快速推出的重要驅動。

  百年變局下,科技創新難假外人之手。隨著中國經濟、企業的快速崛起,美國在“修昔底德陷阱”、“零和博弈”思維下,為維持其在全球經濟、科技等領域的主導地位發起貿易戰、科技戰。面對美國的再三施壓,一味妥協沒有出路。因此,早早拋棄幻想、未雨綢繆是最佳應對。未來,中國勢必致力于追趕、反超美國在多個領域的領導地位。而在中美經濟、全球產業鏈深度綁定、嵌套的情況下,科技將是中國贏得這場持久戰的關鍵。科創板建設定位科技,引領未來。科創板自推出之時便確立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的定位,這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主要任務由助力國企融資、改革,向實現轉型升級、推動科技創新、打贏科技戰轉變。

  從細分產業及主題看,科創板聚焦長期最優賽道、致力突破前沿科技的定位明晰。從科創主題分布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占比接近四成,伴隨5G時代來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新帶動產業高速發展,大量優質企業紛紛登陸科創。同時,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緊隨其后,占比分別達到23.8%和16.2%。此外,從細分主題看,電子核心產業、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生物醫藥產業占比最高,分別達到17.0%、15.2%和13.4%。

  雖然當前科創板整體估值較高,但結合企業生命周期、板塊整體定位和監管層表述,我們認為對科創板企業定價應更具包容性,短期的盈利和估值不是主要矛盾,成長性、賽道、空間才是關鍵。回顧納斯達克歷史估值,創立早期板塊估值也一度高達80倍以上,但伴隨上市標的的去偽存真、優勝劣汰,估值逐漸被消化、FAANG由此誕生。科創板也將經歷類似進程,中國“納斯達克”正在孕育。

[哪個股票]國盛策略張啟堯:指數行穩致遠 結構科技制勝

  6月19日,上交所正式披露科創板指數計劃,首支科創板指數科創50,將于7月22日盤后問世。此次指數編制充分借鑒海外經驗,結合流通性、市值等要求選取了首批50只成分股。其中三家市值過千億的公司金山辦公、中微公司、瀾起科技已悉數納入,成分股總市值突破萬億規模。指數體系設立將為科創板相關指數型ETF設立敞開大門,科創板有望迎來被動資金的集中配置。同時,根據上交所同日披露的上證綜指編制新規,部分科創板標也有望被納入上證綜指,以及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等核心指數。這也意味著,優質科創板標的還有望獲得更多寬基ETF增配。

  科創板公募基金一季度明顯擴容,持股規模持續攀升。自科創板開板以來,重點投向科創板的公募基金數目和規模不斷抬升,尤其是今年一季度,科創板公募基金明顯擴容,單季度基金數目新增23只,持股規模擴容超200億元。截至6月19日,已發行科創板基金數目已增至52只,持股總規模達445.02億元。從科創板公募基金命名的細分類型看,從科技創新基金到科創主題基金,再到最新的科創板基金,對科創板資產配置比例逐步提升,科創板公募基金的“科創”屬性強化,科創板將持續迎來其“定向灌溉”。目前,已發行的52只科創板公募基金中,科技創新基金、科創主題基金已分別達到40只、12只,持股規模分別達到313億元、132億元。未來,增量資金“科創化”屬性提升也將成為科創板牛市的重要支撐。

  7月22日集中解禁壓力較大。7月科創板一周年之際,首批科創板公司將迎來首發、戰配股集中解禁,單月解禁規模達1690億元,全年解禁占比達37.24%。其中,7月22日將是本次“解禁潮”的集中爆發點,23只科創板個股面臨集中解禁,解禁規模達1663億元。參考創業板首批個股解禁經驗(2010.11.01),解禁個股于次日集體回調,平均回調幅度在4%左右,創業板整體也受到較強沖擊。但是,基于我們對科創板長期方向的看好、以及確定性增量資金的注入,我們認為若集中解禁導致短期調整,反而將成為配置資金的入市良機,更有望成為科創板首輪牛市起點,建議積極把握。

[哪個股票]國盛策略張啟堯:指數行穩致遠 結構科技制勝

  兩大主線——國產替代

  二季度以來,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再次升級,面對美國的再三施壓,一味的妥協沒有出路,未來,只有加快科技創新實現國產替代、掌握核心科技“硬實力”,才能真正為美國不斷升級的貿易戰畫上“休止符”。

  當前隨著全球疫情緩和,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周期繼續,下游需求有望恢復,未來5G產業鏈格局有望重塑,建議關注國產替代的相關機會,主要包括通信行業中的包括芯片、環形器/濾波器、以及部分上游原材料的國產替;電子行業中的配套服務產業鏈,例如代工、封測、設備、新材料國產化的機遇等。

[哪個股票]國盛策略張啟堯:指數行穩致遠 結構科技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