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李志林:六大利好助上臺階,三大熱點都有機會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8-26 10:00:30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六大利好助上臺階,三大熱點都有機會
上周a股難得對美股跟漲不跟跌,逆向走一回dl行情。本周各大指數終于收出了大的周陽線。究其原因——
一、六大利好屬于中長期利好。
本周A股利好頻出,可歸結為六大利好。并且,不是一次性利好,或短期性質,而是中長期利好。
貨幣政策方面有兩條利好。
一是,央行LPR改革助推降低貸款實際利率 利好股市債市。中國人民銀行17日發布公告,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LPR 形成機制。專家表示,此舉可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20日亮相的新LPR有望下降。對資本市場而言,LPR改革長期利好股市中的非金融企業。當然, 此消息使銀行的高息差將受到壓縮,對銀行股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是,央行副行長中國是否會降準降息。中國央行副行長劉國強今天在國新辦吹風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主要看改革 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LPR 形成機制 ,改革以后看情況,降準、降息都有空間。
隨著全球25大央行降息、美國首次降息,以及特朗普再次稱要降息100個基點,中國央行的態度松動了,可以理解為,當美國第二次降息后,中國央行很有可能跟進。
國際投資界普遍認為,美國今年很可能降息2—3次,明年還將降息2—3次,各國央行必會跟進,實際上全球進入了新的降息周期,預計中國央行至少降息和降準各一次,明年仍會有這方面的動作,必將使貨幣政策趨于寬松。這對中國股市而言,無疑是一個中長期利好。
在新一輪改革開放方面,也有兩條重大利好:
一條是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發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意見》有八大看點: 1、建設5G人工智能等創新載體。2、境外人才引進和出入境管理制度。3、完善創業板 推動注冊制改革。《意見》特別提出“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率先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注冊制改革。由此可見,資本市場或再迎來重大改革,而這一次將是創業板。4、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5、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6、大灣區合作。7、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八、支撐教育體制改革先行先試。
一條是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8月20日上午,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在滴水湖畔正式揭牌。臨港新片區致力于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不僅將推動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會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信心和活力。
新華社在評論中有一段話耐人尋味:“如果說設立深圳特區是中國開放型經濟建設的1.0版,開發開放浦東是2.0版,自貿試驗區建設是3.0版,那臨港新片區的誕生,可以稱為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的4.0版”。
似可認為,臨港新片區相當于香港那樣的自由貿易港。在這里,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貨物進出自由、貨物中轉自由、運輸自由、人才進出自由,并且首期地域面積119平方公里,超過香港的78平方公里,未來將擴大到343平方公里,是香港的5倍。并且地理位置優越,臨大小洋山海港、臨長江,水運、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對推進上海“四個中心”的建設,長三角一體化和“一帶一路”,具有重要作用。臨港新片區面對的是太平洋(601099)地區,對標的是世界上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港,因而它將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新高地,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由貿易港現代化新城,是中國其他地方無法復制的。
中央在深圳和上海同時推出的這兩大改革開放新舉措,從空間上,都直接指向國際現代化大都市。從時間點上,都直接指向2035年,因而是一個中長期的國家發展戰略,對資本市場而言,自然也是中長期的利好。
在國資改革方面,也同時發布了兩大利好:
一是深圳市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已獲批。據方案,到2020年,深圳將建設國資管理體制創新先行區、國有企業綜合改革示范區、國有資產綜合監管引領區、央地國資國企深度合作區、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先鋒區,爭做全國國有企業的建設排頭兵。
方案提出,到2020年,深圳將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公司,推動85%以上的國有資本聚集到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以金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領域;打造一批國有大型骨干企業,力爭形成1-2家世界500強企業和6-7家資產規模超1000億元,2家市值超1000億元的優勢企業集團。
二是上海“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正式啟動上海國資國企改革進入新的關鍵階段。明確上海綜改試驗將堅持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法制化的導向,突出完善國資管理體制、開展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激發員工內生動力等著力點,重點推進深化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擴大員工持股試點范圍,探索科技成果分享機制,拓寬外部董事來源渠道等領域改革,推動形成國資國企綜合改革合力。
市委書記李強在主持召開國資改革會議時強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是事關上海長遠發展的一件大事。加快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以更大的使命擔當堅定推動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再出發,以更實的舉措辦法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突破,以更強的工作合力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取得實效”。
據悉,中央批準深圳和上海兩個國資改革實驗的實施方案,實施的時間是2—3年,因此對股市的利好作用期也至少2—3年。并且在國資改革完成后,對滬深股市將有長遠的積極意義。
二、A股重回都頭市場
在上述六大利好刺激下,本周股市可謂長陽指路、風生水起,交投活躍,成交劇增,由空頭市場轉為多頭市場。其標志是:
第一,周一,七大指數均收出放量長陽,可謂“仙人指路”。上證50、滬深300、上證綜指、中證500、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 均大漲:1.88%、2.17%、3.23%、2.10%、2.96%、2.93%、3.50%,并且放出5815億的巨量。
第二,各指數連續5天站穩失守了近1個多月的五周均線。上證綜指補掉了8月81日的缺口2901點,股指直逼2900點整數關。尤其創業板,一舉補掉并站在5月6日升級的跳空缺口之上。
第三,本周的日成交均量明顯放大,達4942億,遠遠超過了前6周的日均成交量3642億、3721億、3777億、3780億、4140億、3849億,呈價升量增態勢,量價配合理想。
第四,增量資金踴躍進場。自兩融標的由960只擴大到1600只之后,本周兩融金額突破了9000億,市場上漲的寬度大幅擴大,個股上漲數增加,個板塊和各類個股呈全面上漲態勢。周五連前4天落伍的上證50都補漲了。
第五,本周七大指數均收出了大的周陽線。漲幅分別是:3.30%、2.97%、3.50%、2.61%、3.33%、3.38%、3.03%。
第六,底部反彈有力。從8月6日大盤探底2733點回升后,13個交易日,七大指數均漲幅可觀,分別是7.54%、7.1%、7.54%、6.18%、8.46%、8.45%、10.88%,深市和中小創漲幅尤其亮眼。這顯示,今年的第二波行情的鋒芒仍然銳利。
第七,科創板的比價效應擴散。本周雖然科創板全面回調,但個股仍然保持150倍左右市盈率的高估值和高定位,主板和中小創的高科技股快速往科創板靠。很多華為概念股5G概念股的漲幅在20%以上。
此外,控股股東股權轉讓借殼上市概念股又重現市場。如九鼎新材(002201)15個漲停板,從6.66元—26.90元,漲幅304%,比科創板股的至今的漲幅還要大。*st康達14個交易漲幅38.5%。可見,借殼上市股的走勢與科創板相比,每天放量上漲,與科創板開盤股價基本一步漲到位相比,不僅更具觀賞性,而且廣大中小投資者都有低位分批介入盈利的機會,股價且低,風險相對較小。
三、三大熱點浮出水面,輪番啟動
熱點一:高科技高成長股。得益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自主核心高科技的多重利好提振,高科技板塊是日益成為帶領A股走出反彈行情的領漲板塊,使A股有望一波中長期的、高科技主題行情。
例如,從8月12日—21日,華為概念板塊指數累計漲幅11.6%,5G人臉識別人工智能芯片概念板塊指數累計漲幅近10%,分別為9.47%、9.84%、9.45%、9.41%,遠遠跑贏同期上證指數3.81%的漲幅。
得益于此,高科技類基金也量價齊升,表現搶眼。8月16日上市的華寶科技ETF,4個交易日里累計交易額高達26.12億元,累計漲幅為3.57%,該產品重倉持有海康威視(002415)、科大訊飛(002230)、恒生電子(600570)等高科技龍頭股。與華寶科技ETF同日上市的國泰中證計算機ETF,區間漲幅高達5.16%。
從8月23日起,平安中證人工智能ETF正式上市交易,該基金戶均持有份額19.4萬份,有2億份由機構持有,占比高達99.47%。
近期還有申萬菱信研發創新100指數等多家公募科技主題基金獲批,據證監會披露,截止8月9日,約有130只科技主題基金處于申報待批階段。
另外,人工智能概念主題基金近一個月取得了5.44%的平均回報,最高達16.39%。
尤其周五媒體報道,近期多數保險公司加緊調倉換股,減持傳統產業的白馬股,重點布局高科技成長股。7月以來,共有67家保險機構對63家高科技上市公司進行密集調研。截止8月22日,34家保險公司新進了28只計算機、通信、其他電子設備制造、CSRC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醫藥等高科技股和高成長股。
這反映了機構和投資者對中國高科(600730)技股充滿信心。上述各類機構的新動向也顯示,市場傳統的核心資產概念,正在向高科技和高成長的核心資產概念轉換。高科技高成長股的這個熱點,必將會受到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追捧。
熱點二:傳統的白馬股。近期,由于一些白馬股爆雷,以及部分機構調倉換股,因而使白馬股行情沉寂了一段時間。
但是,畢竟前期各路機構大多在傳統產業的白馬股中抱團取暖,近又有不少新進北上資金、MSCI資金和其他的外資入場助力,因故使本周四大消費白馬股再度有所表現,貴州茅臺(600519)、五糧液(000858)、愛爾眼科(300015)、中國國旅(601888)、恒瑞醫藥(600276)等股,再度批量創歷史新高,尤其是貴州茅臺(600519)突破了1100元。周五白馬股繼續高舉高打,醫藥股群體上揚,帶領上證50和滬深300上漲,而卻大多數股卻調整。
可見,在中報披露完畢后,業績尚佳的白馬股,仍將是相當多機構投資者和外資所好,走出中長線緩慢上升行情。當然,也要防止白馬股突然爆雷和擁擠踩踏風險。
熱點三:國資改革股。國資改革的調門已唱了好多年,但因種種政策界限不明,主管部門操作顧慮較多,改革力度不大,所以,國改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推出的部分國改方案被市場認為是小打小鬧,股價均高開低走,因而使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日益失去了興趣。
但是,本次由中央和國務院批準的上海和深圳兩個國改綜合實驗實施方案,可能會改變人們的預期。
首先是國改的政策和具體的操作障礙均已排除。正如上市市委書記李強在國改會議上強調的,“更大的使命擔當”,“更強的舉措辦法”,“更強的工作合力”,“創新突破”,“再出發”,“落地落實、取得實效”。可見,這次國改試驗,無論是為應對,還是為了助力經濟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是要動真格的!
在中國,凡中央公開下達的試驗,地方政府都特別重視,總是會出成果的。否則,上海和深圳兩地政府怎么想中央交代?怎么向全國各地推廣?好在這次有滬深兩地競爭,1.5億股民都在看。勢必將壓力變動力,競爭出智慧,證監會必須在修改后的“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中打破原先設置的層層阻礙,兩地主管部門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搞忽悠了!
其次,這次中央批準的兩市國改實驗的“實施方案”,無疑對滬深兩地的國資 上海有70多家,深圳有40多家 上市公司中的每一家,都制定上報了具體的改革方案。從李強強調要加快推動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來看,上海國改的力度可能會更大些,更何況,5年前上海已經制定了國改的具體方案和改革目標,并且在全國率先設立了國盛集團和國際集團兩個國資運作平臺。本周二收盤后,機構通過大宗交易,大量買入上海國資股。本周三,上海國資股群體放量啟動,領漲兩市,惜周四周五偃旗息鼓。
倒是深證本地國資股走勢火爆。深賽格(000058) 5連板 、華控賽格(000068) 4連板 、深科技(000021) 3連板 、兆新股份(002256) 4連板 、深大通(000038) 4連板 等等出現了漲停潮,相比之下,上海國資股卻表現平平。
再次,上海和深圳政府的實施方案中都提出了國改目標,如建成多少個國際一流的新興企業集團、多少個國內一流的新興企業集團、多少個進入世界500的企業集團,并且都提到要把兩市的優質國有資產,盡可能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并提出整體上市、分拆上市、并購重組等國改方式,這不僅對提高兩市的上市公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會使一大批國資上市公司脫胎換骨、舊貌換新顏、做大做優做強,給投資者帶來豐富的投資機會。
由于滬深國資股長期股價超跌、股價低、盤子小、隱性的凈資產已大幅增值,控股股東擁有的國有優質資產豐富,可參與混改的民營企業多,兩市政府視野開闊、改革意識強,因此,一旦試點方案超市場預期,那么,國改熱點可能蘊藏著很大的機會,值得投資者逢低分散埋伏。
但愿滬深兩市政府不負眾望,能盡早拿出第一批上市公司有力度的國改試點改革方案,把國改熱點之火點燃!
四、大盤仍需震蕩蓄勢
盡管周六凌晨富時羅素將決定把A股的納入因子由5%提升至15%,9月23日可帶來近50億美元的新增資金;8月27日,MSCI正式將A股的納入因子由10%提升到15%,可帶來200億美元新增資金;標普道瓊斯指數也將于9月6日宣布納入中國A股調整名單,可帶來100億美元新增資金。三者合計可帶來350美元、約2500億元人民幣的增量資金。有媒體因此而把A股的前途看得一片光明,聲言長期大牛市開始了。
但是,我認為,遠水解不了近渴。外資進A股掃貨,不等于來抬轎子,其目的也是來“割韭菜”的;2500億元人民幣的外資來掃貨,未必能給40多萬億市值的A股帶來牛市效應。擁有7062億現金的養老基金,為什么至今只建倉1000多億?看來,新增資金建倉也是要講成本、等時機、花時間的。
我以為,A股要走長期慢牛,關鍵是改革新股不合理的股權結構 一股獨大,上市時流通僅四分之一或十分之一 ,解決大小非不合理的減持制度,加大對上市公司造假的刑事的和經濟的懲罰力度,十分注意供求平衡等等,以切實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將百萬億級的銀行儲蓄更多地吸引到股市投資,由內資來唱主角。
盡管本周大盤已經非常接近2900點整數關,盡管周一長陽后在2880附近橫盤了4天,但由于短期技術指標過高,獲利盤和解套盤壓力較大,大盤繼續上沖2900點,蓄勢蓄能還不夠。
后市有兩種可能。一是大盤強勢調整,持續站在五周均線上方震蕩蓄勢,進一步換手,鞏固多頭市場,然后為有效站穩2900點關口,即60天線 即2907點 做準備;二是弱勢調整,再度回調到2830—2800點一線,在充分清洗獲利盤之后,再行上攻2900點。
本周的反彈,主要是受政策利好驅動的。后續是否仍有政策面和消息面的利好加碼,如修改后的“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值得關注。但不管哪種情況,大盤較高的指標調整到低位,是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