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我的十年投機者經驗心得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22 14:39:45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一、緣起

    2004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猶豫了半天寫不寫,還是決定給母校抹黑了呵呵),本科就出來了,學的是商科,不是金融。

    找工作時到了現在的單位,做的事情比較雜,大概和金融沾點邊。說來比較有意思,當時來應聘的據說大部分是學金融或財務的,而我是少見的非此專業的畢業生,而且據說我是唯一一個英語四級的·····沒考6級,SARS的時候認為世界末日大概到了,考6級有啥用·····開玩笑呵呵(忘記說了,我是文科生,寫東西又臭又長)。

    我不知道他們為何聘用我,但面試時我比較開心的一件事就是,我準確的說出了這公司持有的股票,數量,成本,建倉時間,操作動態····現在來看這都小事呵呵,公開信息能查到對吧。(重慶大學金鏑:細節決定成?。?/P>

    我上學時一直在玩(母校啊···我錯了),畢業了當然也后悔虛度青春。上學時除了玩,我還喜歡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股票就算是其中一項。但是當時并沒有花那么大精力在炒股上,更準確說,我只是對這事有興趣,時不時的找來一些圖書館的股票或金融類書籍來學,有的很深入的學,有的隨便看看??吹谋容^認真的也就是《日本蠟燭圖技術》、《股票作手回憶錄》之類的····以及我高中時買的一本關于坐莊的書(這本90年代的書是至今為止我看過關于坐莊最好的書,雖然里面沒什么圖都)腦子稍微開竅一些,但很奇怪,從來沒想過要炒一下試試,可能我更大的興趣是把這事搞明白,而不是賺錢···

    直到快畢業了,我才開始好好做一些股票作為嘗試,前幾天搬家,我還發現了自己2002-2003年的一些投資日記,我想那是我作為投機者之前進步最快的時候了。

    總之,當時我學的偏向資金運動(坐莊)和技術。

 二、十年的開始——初識基本面

    2004年我開始上班,這里的工作內容比較雜前面說過,其中一些是涉及到證券投資,沒什么好多說的了。但是我作為一個金融業的外行,在這里確實學到了一些東西,當然,可能這些在我來說像是新世界,對于基金券商私募里的朋友們,這太小兒科了。

    在工作以前,我對技術分析有些懵懵懂懂的理解,當時剛用大智慧不久(現在看盤已經回到了古老的通達信),基于成本均線以及量價關系還設計了幾個自己思考出來的指標,有次去東二環的一家基金公司開會,發現那個臺灣籍的基金經理在闡述市場為何會出現一定的止跌時,居然用了一個和我設計出來完全相同的指標(是的,基金也用技術分析,這不可恥···),也有跳去其他機構做債券交易員的朋友說,你的設計的這些東西,說明你可以跳去基金券商之類的做交易員啊。不過想了想,如果每天做股票的交易,視野有點窄,現在這個單位還是挺好的。當時很有點自得意滿。但那時候可能更多的是對于自己無知的不知。

    雖然畢業前在網上看過一些機構寫的研報(當時的研報比現在的美工差多了),不過對基本面并不太了解。

    我在上學時學過的關于坐莊的書,給我留下的思維模式,不管基本面還是題材還是什么,都是個虛幻的巴拉巴拉,資金的操縱或者說資金的運動,才是根本。

    但2004年工作后,我接觸到的基金券商之類的人,大家都在談論的是基本面,有時候我參加一些這種飯局,對他們談論的事情都一無所知,他們會隨口說一些公司基本面的情況,當時在我來看,這些分析簡直細致到可怕,仿佛一家航空公司空乘衣服上用的紐扣成本都被他們掌握和跟蹤著·····

    我對此的一無所知仿佛白癡一樣,而且這也和我過去野路子學的東西格格不入,這些東西,能有什么用?這些東西怎么用?想明白這個問題,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我記得李佛魔說過,只要是和投機有關的事,他都不拒絕去學。我想也是,在我當時的思維模式來看:好吧,既然你們的玩法是這樣的,這是你們講故事編故事的由頭,那我也學學,不然你們講的故事我要么聽不懂,要不會迷信,總要有自己的判斷對吧,投機這種事,說到底,誰也靠不住,必須用自己的腦子而不是耳朵(這是我當時的想法,不過前一陣看裘國根寫的東西,他說自己懂的部分信自己,自己不懂的信專業人士,我也認為有道理,但前提是,信別人,但要有自己一套方法去應對,這個是我從期貨市場里學來的,后面會說)。

    總之,開始的兩年里,我看股票市場,自己的投資是做技術,學習的東西是基本面研究和經濟層面的研究,很糾結,我不知道怎么將二者融合到一起。一邊的聲音是,技術分析,資金運動,坐莊。另一邊的聲音是,基本面。

    04-05年我記得是機構抱團取暖的一個時期,當時比較火的就是蘇寧電器之類的,我無法理解這種行為,但也無奈,當時人家基本面確實好,市場環境不好,不管市場怎么跌,公募們也就是擠在一起,市場越跌,大家越抱團····這種情況直到市場最后崩掉以及隨后到來的牛市。

    似乎我前面寫的水太多了,不過無所謂了,反正難受的是讀者不是我哈哈哈,想哪寫哪吧。

 三、師傅

    我剛工作時部門領導是個老操盤手,九十年代做過紅馬甲,人極聰明,智商情商都高,左右腦都發達,對局面的判斷和細節的計算,都讓我覺得我自己腦子里裝的大概是屎吧·····

    現在回憶,當時他也是在調整自己的思路和模式,他對傳統的技術和資金運動,有著更加內部的了解,但也會從基本面深入分析,更進一步去分析那些采用基本面的公募基金們會做什么事情,公募們做的是對還是錯,從他們的錯誤中你能抓到什么機會,尤其是這些機會你應該怎樣抓。

    另外我記得有時候他經常會說出一些股票當天開盤會開在多少,最高價是多少,收盤會在多少····于是當天一一驗證了!我覺得這真不是我能理解的····不過現在我能理解了,有時候也會能猜到這些,不過也明白,這些只是用來驗證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猜測是否正確,并不是說你知道了高地價就能做個差價什么之類的···

    不過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更多不是這些技術分析之類的,而是一些思維的模式,關于投資或者投機,你思維的模式。

    我感覺他依然是傳統的操盤手,我曾懷疑傳統的那些會不會被拋棄,現在我慢慢理解,有用的東西從來不會被拋棄,世界總在變,不變的是你應該找到自己的優勢,用自己的優勢逐步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用這些去應對變化。

 四、初試基本面,經驗及教訓

    05年以后,市場轉牛了,記得當時998底部前后,國家隊和監管層來救市,我幾個機構的小伙伴傳遞著上午zjh召集救市的消息,下午到了1點開盤,有個小伙伴問:誒?怎么沒動手? 我說:稍等,單子太大,征往里敲呢····后來大單噴薄而出  雖然后來一段時間又差點回落到998去 但是我們心里都堅信 那里就是國家信用的底線啊·····

    市場見底了,牛熊轉換了,而且轉換的速度很快。

    其實當時的宏觀經濟還算不錯,除了03年那會有點過熱導致了對通脹的擔心,以及四朵金花的出現外,其實還是不錯的。我上學時00-04年,最熱的話題之一是格蘭仕之類的代工企業,外貿挺好,等我04年畢業的時候,實體經濟的好卻吸收走大量的資金,尤其是我記得04-05年似乎礦產也房地產也比較熱了,現在來說,當時似乎是必然的。

    而當時的股市,雖然實體經濟好的一塌糊涂,但998前已經跌了四五年了,股市里缺的是錢缺的是信心,998點后,信心有了,錢也自然就來了,當然,反過來說也行,錢來了,信心也就有了,從學金融的人思維方式上,這倆一樣。

    我不記得是哪年哪月了,我記得當時問一個在某地方券商做研究員的師兄怎么看市場,他說:大牛市肯定有了,錢太多了,錢太多了。當時我還不知道怎么看錢太多了這種事,我只知道一只股票里的資金運動,我卻不知道宏觀經濟中有多少資金,也不知道這些資金究竟在向什么大類資產里運動。

    后來大牛市真來了,我不記得當時做過哪些了,甚至也不記得是否賺到錢以及賺了多少錢。但是有一只股票,可能算是我初試基本面,也在后面幾年里不斷讓我反復思考。那就是···中信證券

    2006年初中信證券不到10塊錢,我記得當時它可能是唯一一個券商股,而且我感覺它在業內的上升速度很快,此前它不過是一家第二梯隊的券商(我記得是),后來以及如今,他在業內算是翹楚了吧。

    等到中信證券漲到12-14的時候,我依然沒有買,但它當時出現了一段盤整期間。當時我突然想到,我是不是每天都能知道中信證券賺了多少錢???于是想到,在證監會網站上查了中信證券的市場份額,即使假設后面市場份額不變(按他的狀況其實份額應該逐步上升吧),那我用市場每天的滬深交易額豈不就能推算出它每天的經紀業務收入?按一些成本費用率的假設,我把市場的成交額往后推算了一下,發現它市盈率其實非常非常低,低到根本不可能。當時是牛市的開始,我覺得一年后,市場根本就不可能認同中信證券會有那么低的市盈率!于是我就12-14的時候開始進入中信,不久它翻了一倍多。到了30-40元。當時我感覺這種速度未免也太快了,而當時恰好滬市也到了2000點多,翻了一倍,也到了2001年熊市時前的高點。

    當時一些研究員,包括中信證券內部的人也覺得,他們自己的估值算,30元左右基本是合理的。后來你懂得···中信證券漲到了接近120元··· 而我已經在30多塊錢的時候下車了,這里面的教訓,如果總結為:好股票就應該一直拿著,那我想我說這事就算白說了···

    后來我在誰寫的那本《對沖基金風云錄》里,也看到鬼佬們遇到過這種倒霉事,他們分析后認為,對于周期類股票,最好別看估值!

    那看什么?其實看什么是一方面,比如周期是否仍在繼續,或者對周期事先有個大概時間段的估計,或者對周期有個波幅的估計,這樣能提高你的想象力巴拉巴拉,至少你能跟蹤周期是否轉變了再說··· 其實看什么是一方面,怎么做才是另一方面。

    如果按我目前的狀況,我可能有更多的策略和手段去應對這種機會,但當時沒有。我說到的更多策略和手段,其實就包括我下面要說的從期貨市場里學到的

 五、期貨市場,我的另一個師傅

    工作不久,同樣處于對投機的興趣,我考了個期貨從業資格,算是對期貨知識的入門了解,但是這個被很多股民視為洪水猛獸的市場,雖然波譎詭異,但實在是我鍛煉的一個好地方。

    我是06年左右開始做的,但其實斷斷續續,有時候一年都沒做,有時候幾個月里稍微做做,也有不忙的時候,做的多一些,好在期貨軟件都有條件單,我覺得這比股票軟件強多了,也更適合有章法的人。

    在股市里,你總感覺自己能把握到一些事,基本面你似乎都能看的懂,經濟情況,你似乎也可以,我感覺09年以來,我每年對市場大概的走勢都沒出現大的判斷失誤。但期貨市場···

    我只能用水木期貨版上每天都有人說的那句“做期貨好難”來說了。

    期貨是個嚴厲的師傅,更何況我這種對它了解不夠深的人來說,如果你要搞基本面,你能搞清楚的也無非歸結到供需平衡表之類的,可是一到里面各種稀奇古怪詭異的貿易方式、現貨商套利方式、政府的政策思路、外資對外盤品種兇狠異常的操縱方式····你的基本面分析會被分分鐘打碎,而你如果抱著基本面,對于普通投機者來說,那無異于義和團打算去消滅海豹突擊隊····

    至于技術分析和資金運動,期貨的走勢也比股市更難把握,我熟悉的資金運動判斷,在里面甚至會被一些詭異的資金運動方式給瞬間打暈,尤其是一些比較妖的品種。期貨市場是一個搶錢的市場啊,如果說股市里,過去大一些的資金,想的是怎樣對付散戶,后來想的是怎樣與其他機構博弈,但那種博弈無非就是搶椅子游戲,在基金里的朋友你們想是不是。

    可期貨市場里的資金····他們想的是掃視一眼,誰身上錢多,哦,你錢多,那我比你有何優勢,你現在的思維模式是什么樣,你的思維模式有漏洞沒?好吧,我們來挖個陷阱,你跳進去了?太好了,掙扎著往外爬?更加好了,你越掙扎,我從你身上賺的越多····大資金們想的是怎么去巧取豪奪,真不是搶椅子那么簡單·····

    這么一個險象環生的市場,我只是個學習者,這和我多年前進股市的考慮一樣,不過不一樣的是,我沒想到從期貨市場出來后,我沒學會更精湛的技術分析,更精湛的基本面分析,我學會的是·····策略,交易計劃。

    你眼前仿佛一團黑,一切都是你的猜測,你以為你交易的是事情的真相,其實一切你想的可能都是浮云···· 那還能不能做交易?

    也可以!最近水木期貨版上有人一年16倍,已經晉升千萬級了,我不覺得他的成功是偶然或者什么運氣,對做過期貨的人來說,你只看它做什么,他的輸贏,你都無法判斷這個人的水平,只有他全面的說了他的策略后,或者你猜他在做什么策略后,你才敢去評判他。

    一個人作空,一個人做多,同一個品種。他倆可能都是錯誤的,也可能都是對的。在你對別人策略了解前,一切都是浮云。

    策略!交易的計劃。我想如果我還在股市里繼續待幾年,可能這種東西,在我心里永遠不會變的那么重要。甚至我也無法真的理解該怎樣做交易的計劃,雖然我剛工作的時候也做過這種東西····

    幾乎所有的人在開始做投機的時候,無論股票還是期貨,都把重點放在預測和猜上面,其實····關于這個我不太想多說具體怎么做,因為方法和每個人的做法都有差別,我只說說好處吧。

    一個好處是避免你預測的失誤,或者預測正確前就失敗。如果你能把基本面經濟面資金運動一切的一切都猜對,那你是上帝。我前面說過,你以為你交易的是事情的真相,其實往往你交易的只是你的觀點。預測錯誤,或者預測驗證前就失敗的事難道不是很常見么?利令智昏,人往往看到機會后,只想到下注去賺大錢,而不是想,我怎樣去賺這筆大錢,我冒多大風險去賺這筆大錢,如果風險是我承受不了的,我怎么能通過倉位管理和調整去贏?這玩意···我真是覺得懂的人,說了就懂,不懂的人,依然會抱著一些想法去賭(當然,他們自己可能覺得自己在堅持一個什么理念,比如價值投資之類的)。人非圣賢,你的心里承受總有個極限,尤其當你事先沒設計過的時候。

    你看好基本面的增長,目前的估值低,這股票是個十倍股。別人都對這股票誤解了,而我才真看對了。于是你殺入。那你想過,如果這樣一只股票跌了20%的時候,你可能還在想繼續加倉,跌了50%的時候,你無倉可加,但你認為已經到底了,跌了70%的時候····我估計用不了這么多,大部分人的價值投資或者成長投資信仰就被敲碎了···或許你沒看錯,或許你看對了,但只是運氣不好遇到了意外??傊?我估計你出場的時候,一定是在情緒已經崩潰的情況下出來的···

    而我有個概念,所有情緒指導的交易,都不是什么好交易。

    做計劃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避免情緒化交易。情緒化交易是99%的新手最常見的問題,能夠影響人情緒的東西太多了,你所相信的一個理念、一個傳言、哪怕只是股價的一個快速拉升,都會讓你忍不住當即下單殺入!而最后的結局···運氣往往沒那么好,你會發現仿佛有人惡整你,為什么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幾次失敗下來,你的情緒就亂了,我常說的就是有心魔了!于是進一步開始更為混亂沒有章法的瞎做。這種情況不但期貨市場上新手常見,老手也常見,股票市場上,個人投資者常見。

    好運氣并不總在你這邊,情緒化指導的交易,只要錯一兩次,你就要接受壞情緒的教訓了?!ぁぁに晕矣袝r候看到新手什么都不懂,就說做投資關鍵是心態好,我只能呵呵···

    關于這個,很重要,但也就說到此吧。

    另外期貨市場也讓我增強了技術分析能力,提高了對期貨市場資金運動的把握能力等等。

 六、也算悟道

    08年金融危機,其實07年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情況不妙,不過08年市場還是大崩潰,其實崩潰的速度快也是好事,不過壞事就是···我也賠錢了。07年底-08年初在忙一個事情,當時手里仍有持倉,不過已經有點遠離市場,對當時的市場和經濟出現的巨大變化,我都沒有什么了解,仍停留在之前呢,所以剛開始崩掉的時候,第一波反彈時我還在想:流動性過剩情況下,崩能崩到哪去?可是后來···想起了之前哪個鬼佬說過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流動性都是膽小鬼,只要有風吹草動就都不見影了····

    等我回過神來研究到底發生了什么,才意識到我靠,經濟情況這么差,外需縮減這么嚴重,流動性這么緊,貨幣政策居然還做了這么腦殘的····不過期貨市場的經驗此時也算救了命 做投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底線在哪里,如果不斷往下移自己的底線,那就是作死的節奏了。

    回過頭來之后 工作上要求加強對此時宏觀經濟和一些大宗商品價格的跟蹤判斷,而我用從期貨市場學來的技術分析方式,竟然比較好的預測到了08年下行中的幾次反彈以及08年的股市見底,另外用期貨市場的方法,也預測到了當時原油價格下跌的結束····這個技術方法后來被我十分重視,以至于今天我還在用它檢測一些什么,比如在1月份開始,用這個系統檢測創業板指數的over····這個后面再說。

    這章題目似乎是悟道····我剛想起來。其實在這個時期,是工作以來第一次真正扎實的去了解到底經濟是怎么運行的,實體經濟、貨幣、資本市場到底是怎么個關系。從經濟的角度去學,也從投機的角度去學。后來想明白了···

    這一想明白了,似乎一通百通似的,股市、商品的價格漲跌,到底是因為什么?有哪些因素影響,從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影響?經濟、貨幣、股市的收益、市場里各路資金的運動···我感覺基本面和投機的東西,我似乎已經可以把他們逐步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了。

    08年09年的時候甚至想寫本書,不過后來想想,尼瑪這些事在那些專業機構眼里都是小兒科,他們都懶得說,我就別當做什么新鮮玩意了····不過好處就是,你理解了市場的本質,你也就理解了各種方法····索羅斯、巴菲特、格雷厄姆、林奇、李佛魔、科斯特拉尼等等等等···他們對市場本質的認識,其實沒有差別,他們都知道這么個事,只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方法。而我們這些人···上來就喊著價值投資、喊著資金運動是一切···你不懂市場的本質,只學方法的皮毛,又沒有合適的策略,那你能否學到真東西,或者能否賺到錢,還真需要不少運氣了····

    書雖然沒寫(還好沒丟人,老婆說我這玩意,寫了也是讓人笑話呵呵),不過后來正好需要寫篇論文,關于原油方面的,我把這套東西拽上去,還評了個什么獎,也算是有點收獲···

    不過有了對市場本質的理解,有了合適的市場分析方式,09年以后對股市大方向的判斷,基本沒再出過問題,對一些小的轉折,也能夠把握的相對準了。

 七、道有余而術不足

    對市場的本質理解了,尼瑪賺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對大勢把握對了,除非你只去做指數基金,否則也沒多大用,在股市里,畢竟你需要去進一步博取賺錢的機會啊。

    09年之后的兩年,我就在被這事困擾著,而且也措施了一些機會。比如前兩年,想經濟這么不好,搞點“軟”的東西行不行?2012年試著做了做華誼兄弟,不行啊,根本沒資金來玩這個,結果2012年底開始,這玩意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彪了6倍多。等我想起來看看的時候,人家已經完成了整個漲幅·····

    我過去的選股方式就是這樣,想想經濟,想想各行業哪些有機會,最終往往沒有多少賺錢的機會,大海撈針啊,又沒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從上到下的方式似乎連機構也在大面積的拋棄著····而且效果確實也是不好。

    自下而上的選股方式,又有點太過耗費精力···

    我的腦子回到了當初在期貨市場的時候,當初做期貨的時候,我明白了先去看基本面,往往沒多大意義,除非你要搞一票大的。先去從市場層面找機會,慢慢摸到脈絡了,你再看看這里面的資金是想干嘛,這玩意基本面是不是真有那么好,這幫資金進去了,賭的是個什么事?要是也沒啥大事,那差不多就得了。要是他們賭的是個什么行業翻轉或者行業周期走強之類的,你有沒有什么更高頻點的數據去跟蹤這個行業?某種關鍵產品的價格或者量?如果也沒什么好跟蹤的,那就只能用技術和資金運動的方式去跟蹤嘍,基本上也不會出大事,反正這玩意不是擅長么,干嘛不用。

    其實術不足的情況,我現在依然還是覺得有,所以只能繼續磨練,但是···下一個題目

 八、勤不可少

    我和老婆是在水木論壇認識的,她雖然做過某版版主,但是屬于比較變態的潛水黨,剛認識她不久的時候,我說現在水木的股版真夠爛的,牛人越來越少,當初一些大牛,現在不是財務自由或者移民,要不就是已經成了業界翹楚,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機構里都有名有號的了····老婆說她牛x呢(不是罵人,某人網名,以下同),天x呢,白x呢?···

    好吧,我覺得牛x同學確實很牛x,現在做的股社區挺好的,而且我覺得當初他在水木股票版就不錯,那時候沒看到他水平多高,但是基本上沒他看不到的重要東西,他很勤勞,真的很勤勞。不得不佩服浙江人····現在做的私募是系統交易路線,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式。

    我感覺,自己這些年,悟道了,有點術,但是不勤勞。你自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會,那你賺個錢給我看看唄?整天不付出辛苦去研究去看,你以為賺錢機會從天而降啊——老婆大人教育的是!

    這些年,確實感覺勤很差。很多東西沒有去執行,沒執行,自然也就沒賺到更多的錢。所以今年以來,我在變得勤勞···效果也還行···先是猜到了小盤股over的時點,融券作空了一些必死的玩意,同時做多了一些可能強起來的東西,收益明顯提高了一些····當然也許運氣的原因。但是自從勤勞起來,發現自己對市場的把握比過去更準確,制定的策略也更有效···

    我在想,我錯過的那些賺錢機會啊···哎,07年底的時候和某朋友說一個農業股,說這玩意好,沒準能行,這朋友在某賣方機構如今也算聲名顯赫了,對我說:“你丫太能忽悠了,這 玩意都行,干脆你干賣方得了”····結果這農業股居然成了金融危機期間漲幅巨大的幾個股票之一···還有很多這樣的經歷···我看到了,猜到了,沒賺到,因為我沒去付出辛苦,后來因為這事那事就去干別的了,早把投機賺錢這種事扔腦后了,哪天高興想起來,又回來了···

    似乎我還像十年前一樣,學股票是為了興趣,而不是賺錢,沒有勤勞,錢自然不會來。

    怎么勤勞? 對于廣大小散來說,我經常說,至少你定期把滬深股票都翻一遍,你對市場的了解肯定天翻地覆。另外做好投資筆記····

    當然,上面說的這種方法,機構的小盆友們是看不上的。不過也沒轍啊,我下面要說的這個題目就是···

 九、你猜哪張牌?

    我前面jjww說了好多,估計很多人早看困了。我最近比較祥林嫂,為了啟發幾個小朋友,不得不用各種活生生的例子和鮮活的比喻去說教····

    你猜哪張牌就是這個。

    我發現我說的對市場本質的理解,他們有的理解不了或者不會使用。于是我說好吧,來點實際的簡單的。

    有上、中、下三張牌

    上牌:上帝決定的事(公司基本面、經濟、等等機構決定不了的事)
    中牌:機構和大資金
    下牌:你自己以及其他和你一樣的小散

    機構和大的資金猜上牌和中牌,他們每天這研究那研究的,其實研究來研究去,猜的是他們決定不了的事,所以他們才去玩命猜。此外,機構還要猜中牌,和他們一樣的大資金,美之名曰:考慮市場博弈。

    那么,你猜哪張牌?

    你也可以直接去猜上牌,很多雪球網上的小盆友學了價值投資成長投資之類的以后,上來就直接猜上牌。那你面臨的情況也會出現,你猜上牌是大,機構猜上牌是小,于是機構紛紛跑掉,股價跌50%,你忍痛砍倉,過兩天機構玩別的回來了,于是又猜上牌是大,結果猜對了,股價飆升,而此時你去猜別的去了····有時候研究基本面讓小散視野變得又窄又深,投資變得很固化,尤其如果你只學了巴菲特之類的方法,卻沒有他對市場本質的那種了解的話。

    你也可以去猜中牌,從技術面和資金運動去猜,如果你完全都不去猜上牌,那可能你說到底也不知道這幫鬼在倒騰啥,當然,人家撤退的時候也不會和你打招呼,所以你會覺得猜他們心思還真是很難,因為你沒看到他們也是在猜····當然,這種東西,如果做好了,你的策略得當,出不了大事。前提是策略得當···

    你也可以上牌中牌都去猜···

    不過我覺得,其實最好的方式,對于普通投資者,先猜中牌,然后再看情況猜上牌。而且對上牌信任的深淺,稍微打個問號,除非你狠專家。

    另外就是····策略。這個偶也不想多說了。

 十、感悟

    做投機不容易,我覺得我不是一個成功的投機者(尼瑪一說這句我就突然想起李佛魔自殺前說“我的人生是個失敗···”)

    不過我覺得自己也不算個太失敗的投機者吧,我沒有像有些人那樣玩的傾家蕩產。當然目前也沒有靠投機這事大富大貴,我只是在里面找到了一點樂趣,不過在老婆大人的壓力下,我還是把這慢慢當個正經營生賺錢吧···

    沒想到寫了這么多,快一萬字了··其實廢話不少而且啰嗦,估計上面早有人看的罵娘了。

    每個人的境遇都會不同,做好投機這種事,要悟到市場的本質,哪怕只是你認定的一個本質,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做好策略進退有據······

    我經常說:我知道這事可能失敗,不過什么事都可能失敗,我該最好的策略最好了,如果失敗,我退出后的風險是我能承受的,那我還怕什么呢?大膽的去做好了!